昨日(3月5日),人民幣即期價格開盤後上漲,盡管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微跌,但未改即期反彈走勢。
截至昨日收盤,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價報6.2662,較前一交易日的收盤價6.2709升值47個基點。
央行副行長兼國家外彙管理局局長易綱此前一天表示,人民幣彙率可以保持“在合理均衡基礎上的基本穩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易綱話音剛落,昨日,人民幣即期走勢立即一掃頹勢。此前,節後至3月3日,人民幣即期彙率已連續五個交易日逼近跌停線。
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近幾日人民幣中間價出現下調,應該不是央行在有意引導彙率貶值,更多的是對國際市場上美元走強做出回應。
中間價昨日微跌3個基點
來自中國外彙交易中心的數據顯示,昨日,銀行間外彙市場上人民幣對美元彙率中間價報6.1528,較上一交易日微跌3個基點,距3月3日的6.1543仍高出15個基點。《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盡管隔夜美元指數大漲並再創11年半新高,但昨日人民幣對美元彙率中間價未能跌破本周二創下的近四個月新點。
3月4日,國際外彙市場上,美元對歐元等主要貨幣顯著上揚,美元指數盤中突破96關口,觸及2003年9月以來的高位,尾盤收漲0.6%至95.95。
3月4日,易綱表示,一國彙率為該國經濟金融情況非常重要的綜合晴雨表之一,雖然三期疊加下的中國經濟已經進入新常態,但中國經濟仍屬穩定,人民幣的實際彙率也還是走強的。“我們注意到近幾日中間價出現下調,但這應該不是央行在有意引導彙率貶值,更多的是對國際市場上美元走強做出回應,無須特別擔心。如果在下調利率的同時大幅下調彙率,這可能引發不必要的恐慌,貨幣當局應該會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劉東亮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人民幣仍有升值壓力?
記者注意到,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重點提到了人民幣國際化的相關內容,稱“穩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擴大人民幣國際使用,加快建設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完善人民幣全球清算服務體系,開展個人投資者境外投資試點,適時啟動深港通試點”,另外,“保持人民幣彙率處於合理均衡水平,增強人民幣彙率雙向浮動彈性。”
一位分析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人民幣在國際上的使用,包括成為更多國家的儲備貨幣,這對穩定幣值彙率有幫助,同時,人民幣要實現進一步的國際化,也需要保持彙率的穩定,才能獲得更多的信心。”
根據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發布的數據,人民幣於2014年12月已超越加元作為全球第五大最常用的支付貨幣。以人民幣計價交易的比例已上升至紀錄高位的2.2%。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仍然是四大最常用的支付貨幣,占比分別為44.6%、28.3%、7.9%和2.7%。
中金公司的研報指出,降息本身並不是近期人民幣貶值的根本原因,中國貨幣政策調整滯後才是主要原因。如果中國及時調整貨幣政策,並像印度那樣給予市場明確的前瞻指導,那中國降息就應該像印度那樣推高本幣彙率。從基本面上看,未來人民幣仍有較強的升值壓力,預計今年經常賬戶順差占GDP的比率將從去年的2.1%上升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