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南方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與深圳市坪山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的「遺產活化利用的跨文化比較研究"中學術研討會在南科大人文社科學院舉行,南科大黨委副書記張凌、南科大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副主任王曉葵、深圳市坪山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陳藍藍以及來自全國各地40多位專家學者出席。廣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劉曉春教授、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和社科高等研究院孟凡行教授、深圳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名譽主席楊宏海教授在大會發表主旨發言。
楊宏海在題為《深圳「濱海客家」理論初探》的發言中,介紹了「濱海客家」的緣起及理論框架,他以「山地客家」梅州與「濱海客家」深圳進行比較研究,評價坪山「龍田世居」黃氏族人從山區來到深圳後,摒棄原文「重文輕商「的理念,既重文又重商,將生意做到廣州十三行,從而建起龍田世居等大圍屋,體現了濱海客家「開放、包容、重商、進取」的精神。同時,將馬巒山長守村、龍崗大芬村、甘坑村、龍華觀瀾牛湖村等客家村落進行活化利用,為文化遺產在新時代的傳承、創新、活化利用提供了可貴實踐,助推了大灣區「人文灣區」的建設。
接着,楊宏海教授主持了「深圳本土客家文化遺產」專題組的研討會,共有五位學者代表作了專題發言。來自深圳大學張潔、陳婉怡、莫伯初提交《共建共治共享:深圳市坪山區麒麟舞數碼化創新發展的模式研究》,通過田野調查、數字採集、電子建檔等方式,探索實行傳統文化的有效傳承和數碼化治理。來自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學者趙蕊娟,則以《從教會學校到藝展館——深圳客家歷史建築活化的再思考》為題,介紹龍華客家人聚居地的虔貞女校,通過這所歷史上客家人與西方文化融匯的百年老校為個案,反思在都市化進程中客家文化保護的可能路徑。深圳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的研究人員程偉明,介紹了《城市變遷中客家文化保護與傳承的平衡探究——以深圳大萬世居為例》的主要觀點,建議以保留歷史原貌、恢復生活場景、引入文化體驗項目等方式,讓客家文化在現代化進程中煥發新生、促進文化旅遊產業的發展。來自浙江農林大學的研究生黃南海,提交《深圳市大鵬所城客家民居梁氏大屋的調查報告》,從其民居類型、組合形式、建築平面、立面形態和建築細部進行實地調查記錄總結與分析,為進一步揭示嶺南建築文化遺產和客家民居特色提供數據資料。楊宏海教授對各位學者的研究報告一一作了點評,並與論者進行互動交流進行分享。同時,他還對坪山區發展文旅產業項目提出中肯建議。
深圳市坪山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陳藍藍局長自始至終參加學術研討會,並以會議代表成員的角度,參與學術研討,表示會很好消化和採納專家們的建議,並透露將以坪山馬巒山這客家村落為基地,開展系列文創工作,促進坪山的文旅事業與產業的發展。
會議結束後,主辦方組織專家們到坪山長守村和大萬世居參觀。專家們饒有興趣地考察了濱海客家的風貌,並對坪山文旅的發展提出美好祝願。
深圳市楊宏海客家文化與藝術工作室 李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