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遊歷於此,寫下了不朽名篇《桃花源記》,李白題詩讚譽「 黟縣小桃源,煙霞百裡間,地多靈草木,人尚古衣冠」,這裡還保留着2000多年先秦遺風的民俗風情……安徽黟縣,是海內外遊客心儀之旅遊勝地。
記者日前在黃山市採訪時了解到:4月27日,大型實景文化演出《宏村·阿菊》重磅回歸,精彩將在黟縣奇墅湖國際度假村內再度上演!
此檔演出,香港商報曾持續多次予以濃墨重彩的報道。據悉,此番《宏村·阿菊》在舞美、燈光、音響等硬件設施上進行了全面升級,更在節目內容上進行了精心打磨,融合武術、雜技、特技等多種表演形式,演出內涵更為豐富,形式更加多樣。
處處熱鬧非凡,一派生機勃勃。乘着大黃山世界級休閒度假康養旅遊目的地建設推進會的東風,黟縣勠力構建「山水村夜」文旅產業新坐標系,增強產品競爭力、產業融合力、項目帶動力、服務支撐力、品牌傳播力,以新質生產力促進旅遊高質量發展。今年以來,第十九屆中國黃山(黟縣)自行車公開賽、黟西北(柯村)第十四屆油菜花節、黟縣古城春日宴、南屏市集、美溪古道徒步大會、西遞村谷雨開秧門、尋味大黟山·洪星春筍節等接踵而至的文旅體活動帶來「千年古縣」的流量密碼,文旅深度融合在黟縣呈現出立體、多彩、驚艷的發展新圖景。
《宏村·阿菊》 黟縣夜遊之璀璨明珠
舞台震撼,燈光炫酷,表演精湛,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氣勢恢宏的視聽感受……作為一部斥資2个多亿傾力打造的安徽首台、國內一流的獨具特色的大型實景文化演出,《宏村·阿菊》全劇以徽文化為主題,通過傳統東方美學與現代劇場藝術元素的跨界碰撞,充分展現徽州地方特色和文化內涵。
歲月定格,歷史重現。自2012年開演以來,經過十餘年的堅持堅守、不斷打磨,《宏村·阿菊》而今已然成為黟縣提升夜間旅遊經濟的一張靚麗名片,備受廣大市民遊客的推崇和喜愛,享譽海內外。2014年獲安徽省「五個一工程」獎、2020年獲「十佳夜娛活動」稱號。
解讀徽州,跳不過徽州女人。《宏村·阿菊》以古徽州文化為背景,以宏村秀美的自然風光為舞台背景,以徽州女人、宏村水系設計者胡重娘的故事為原型,藝術再現徽州女人賢惠、勤勞、持家、教子、耕耘勞作以及忠貞如一、保衛家園的新形象、新身份。通過「選親、新婚、送別、思念、護村、盼夫、歡聚」等故事情節,以多種新奇表演,開啟了一段震撼人心、充滿夢幻與詩意的徽文化之旅。
百年徽州夢猶在,阿菊再舞展新篇!
「整場演出共分為7幕,時長一個小時,全劇融入多種全新的劇場藝術元素,將徽州歷史文化勾勒出動態之感,為觀眾呈現一場震撼心靈的視聽盛宴。」據黟縣徽黃旅遊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的《宏村·阿菊》不僅在舞美、燈光、音響等硬件方面有了大的提升,且在節目內容方面也作了改進。主創團隊除了在劇情上進行升級,在場景打造上進一步豐富了徽州元素,並完善演出現場基礎設施。「演出通過武術、雜技、特技等多種表演形式的加持,其內涵和形式得以進一步豐富,高科技與史實的融合,更加相得益彰。相信會給觀眾們帶來更為美妙的視覺體驗。」
「日游宏村,夜觀阿菊」。白天游古村、品美食、觀民俗,夜晚賞夜景、看演出、住民宿。黟縣,不僅白天「出彩」,晚上亦已然「出圈」。
近幾年,黟縣積極打造夜遊品牌和產品。除了前述的宏村阿菊,宏村夜色亦可圈可點,夜色下的宏村,煙火氣與文化味縈繞,呈現出獨特的徽州意境。大型水幕光影秀《西遞傳奇》則將西遞的深厚文化歷史從「靜態展覽」轉向「活態傳承」,重現西遞歷史,賦予遊客融入其中的沉浸式體驗。2021年,「光影技術在西遞夜遊項目的應用」入選全國文化和旅遊裝備技術提升優秀案例。
魅力阿菊 展示徽州女性之美
繁華的「大黟山市集」中,各色燈籠隨風搖曳;人潮湧動中,「宏村阿菊」手持花燈或款款走來或翩翩起舞,引來市民遊客紛紛拍照打卡;新時代女性高峰論壇上,一眾大咖齊聚,共同探討「阿菊精神」為代表的徽州女性的智慧與魅力……4月20日,由中共黟縣縣委人才辦、黟縣婦聯指導,黟縣徽黃旅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的「宏」揚她力量——2024安徽西遞·宏村第三屆徽州女性文化旅遊節在合肥成功舉辦。
除了黟縣獨具特色的非遺產品外,市集上古風巡遊、徽州詩句問答等活動同樣引人入勝。而仿佛穿越而來、擦肩而過的「宏村阿菊」更讓人們切身感受黟縣魅力,紛紛拍照打卡。
據了解,此番活動以《宏村·阿菊》回歸為契機,旨在宣揚新時代的女性擔當,展示徽州女性之美,打造徽州女性魅力新名片。
此間,黟縣副縣長彭博群女士表示,「徽州女性文化旅遊節」自2021年啟動以來,結合《宏村·阿菊》實景演出,深入挖掘「阿菊」的徽州女性精神內涵,呈現多元社會角色下的女性奮鬥樣本,以「她力量」帶動徽州文化的廣泛傳播,提振本地文化旅遊市場,打造中國特色的品牌活動名片,大力弘揚美麗鄉村建設的宏村模式。
宏村阿菊作為徽州女性的代表,她的故事就體現出女性力量的強大。2024《宏村·阿菊》煥新歸來,不僅是帶領「她力量」品牌走出西遞宏村,走出安徽,把「阿菊」以不變初心賦人生精彩的精神傳播到更廣闊的舞台。(記者 吳敏 通訊員 韓丹妮 何彥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