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出爐,該項工作由文化和旅遊部成立評審委員會,組建評審專家組,經材料覆核、專家初評、申報人答辯、評審委員會審議,提出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推薦人選名單(共958人)。其中,安徽黃山市祁門縣葉正初、滕英2人入選。
葉正初申報的代表性項目是徽州目連戲。徽州目連戲被稱為「百戲之祖」、「中國戲曲活化石」,以「演出目連救母故事為主」而得名,它「以善為根本,孝為核心」,兼具中國古代儒、釋、道三教之精義,是研究我國古代社會、宗教、民俗和戲劇史、通俗文學史以及戲曲表演藝術的珍貴資料。2006年,徽州目連戲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滕英申報的代表性項目是祁門蛇傷療法。祁門蛇傷療法,以傳統「祁門蛇藥」及特色蛇傷療法,治療各類毒蛇咬傷,尤其擅長治療五步蛇傷,注重早期解毒排毒,中期扶正固本,後期活血化瘀等系統治療,不主張過度綑紮、切排,以減少重症輸液、降低心腎負荷、保護臟腑為顯著特徵,解決了蛇傷「休克、腎衰竭、感染壞死」三大難關,因其治癒率高,潰瘍壞死、截肢傷殘率低,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體系完整的蛇傷療法。2021年,祁門蛇傷療法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祁門位於安徽省南端,黃山西麓,鑲嵌於開放的長三角腹地,有着「生態王國」「紅茶之鄉」「御醫故里」「千年古縣」四張亮麗名片。祁門唐朝置縣,屬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近年來,祁門縣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圍繞「茶、醫、戲、山、水」旅遊資源特色和優勢,持續深化文旅融合發展,讓人們在綠水青山間感受文化魅力。
目前,祁門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共244人,其中國家級5人、省級13人、市級88人、縣級138人;祁門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共32項,其中國家級5項、省級7項、市級12項、縣級8項。(記者 吳敏 通訊員 葛燦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