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樹名木歷經滄桑,見證了社會發展,承載着久遠的歷史和人文風情,是安徽黟縣文明發展的重要標誌。走進宏村景區門口,迎面就能看到兩株古樹,前來遊玩的遊客紛紛駐足拍照打卡,已然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來自上海退休的張大爺站在景區古樹身旁,注視凝望,思緒萬千。「我知道這裡!以前一直在電視和報紙等媒體上看到過『她們』的美,今天我終於來到了這個讓我魂牽夢縈的地方,『她們』比電視裡更優美茂盛!」張大爺感慨道。
據悉,宏村庭前的兩株古樹有着500多年的樹齡,一株是楓楊,一株是銀杏,在當地分別被稱為紅楊樹和白果樹。這兩株大樹是這牛形村的「牛角」,有吉祥的寓意,也暗含了當地人對古樹的敬畏之心。舊時,村民們辦喜事,新娘的花轎要繞着紅楊樹轉個大圈,預示着新人百年好合、紅福齊天;高壽老翁辭世辦喪事,要抬着壽棺繞着白果樹轉個大圈,寓示着子孫滿堂、高福高壽。
在漫長的生長過程中,古樹們難免會遭受自然損傷。黟縣高度重視,定期邀請專家學者和縣林業局技術人員對古樹進行全方位的「體檢」,召開專家研討會商討古樹復壯方案,對古樹進行針對性保護復壯,根據古樹長勢情況,進行硬化拆除、根系處理、清腐防腐、營養復壯等處理。近年來,黟縣已修復古樹群2處,古樹名木96株次。
守住生態優勢 留住美麗鄉愁
「我們以古樹生存的現狀及其立地條件為基礎,根據現有科學技術條件,研究制定古樹名木保護方案,做好生境改良、樹體修復、安全防護、病蟲防治等工作,維護好我們的綠色文物。」黟縣宏村林業站站長王國宏說道。
近年來,黟縣通過常態化養護管理、動態巡護巡查、確定「一樹一策」管護方案等方式,持續探索保護古樹名木的好經驗、好方法,多方位普及古樹名木科學知識和管護措施,增強群眾保護古樹名木的意識,營造全民保護古樹名木的良好氛圍。
目前黟縣古樹名木共計1582 株,其中名木4株,一級古樹35株。主要樹種為香樟、羅漢松、圓柏、香榧、楓楊、糙葉樹、木樨、楓香、小葉櫟、烏桕、麻櫟、苦櫧等。
「接下來,我們將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各項決策和部署,將古樹名木資源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生態優勢,在守住『綠色』鄉愁記憶的同時,深入挖掘古樹文化內涵,講好古樹故事,為高質量建設大黟山高顏值國際鄉村旅遊綜合示範區和休閒度假康養旅遊目的地作出更大貢獻。」黟縣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張進軍表示。(記者 吳敏 通訊員 余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