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下午,第十七屆世界海南鄉團聯誼大會分論壇——世界海南青年論壇在廣州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瓊籍青年僑領和海南本地青年代表,共同探討「海南自貿港與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新機遇」。
海南自貿港與粵港澳大灣區為年輕人提供機遇
「我的求學和創業之路,始於海南,跨越太平洋,最終又回到了海南。離鄉多年,一年半前,我再次回到家鄉,看見了這片土地上的巨變,下定決心投身自貿港建設。」美國華盛頓州海南商會會長、BIO-PROMELLC(美國普羅美生物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兼執行董事冼慧娜說。
冼慧娜在瓊創立企業,將在海外的經驗和資源,融入到公司的日常運營和發展戰略中,致力於通過現代生物合成技術與AI人工智能,推動大健康產業的發展。冼慧娜介紹,其企業看好海南發展,將在海南文昌打造一個以沈香為主,將海南傳統技藝和現代生物技術相結合的產業園項目。
「在海南創業的經歷讓我認識到,海南的青年在這個多變的世界中,需要更廣闊的視角和更大的舞臺。」冼慧娜稱,全球海南青年需要培養跨文化交流的能力,理解不同市場的需求,同時,也要磨練自己的技能,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工作環境。而華盛頓州海南商會將一直在努力搭建資源平臺,為海南自貿港建設發展和招商引資提供服務。
廣東民營企業商會常務副會長、廣州燕口福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松輝認為,粵港澳大灣區跟海南有許多優勢互補,尤其是海南自貿港加工增值超30%免關稅政策為企業帶來「真金白銀」的紅利。青年企業家要抱著一顆敢闖之心,將創新精神作為動力,在發展大潮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海外僑胞如何發揮優勢把握發展機遇?
廣東省政協原副主席、中山大學原校長、廣東歐美同學會名譽會長王珣章分享了自己求學之路,感激當年僑社給予的支持和鼓勵。王珣章說,他在印尼出生,14歲初中畢業後,因為學習成績優秀,他被中國駐當地領事館選中,免費保送到中國深造。在前往印尼首都時,當時的瓊籍社團出資支持這位歸國讀書的海南籍少年,這讓他終身感念。
海南省政協委員、香港海南青年聯合會常務副會長張運年,從2021年開始支持家鄉海南的教育事業,他說,尋夢、創業、專業、敢承擔責任的青年都可來海南看看,在自貿港建設中,遍地是機遇。「自貿港建設未來的挑戰是多元化,需要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智慧匯聚一起,集思廣益建設一個新海南。」
德國海南總商會暨同鄉會副會長、德國美因茨約翰內斯-古騰堡大學醫學博士後海元平關註海南醫療健康領域的發展。他說,海南正擦亮大健康產業「名片」,將旅遊和醫療充分結合,發揮宜人的氣候優勢,為「看病就醫」帶來更多可能。海外僑胞可以在海南醫療康養領域找到發展機遇。
海內外瓊籍青年推動海南與世界溝通合作
「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貿港是我們這一代人千載難逢的時代機遇,越是需要連接國際資源和經驗的領域,越可以突圍而出。」海南省政協委員楊荃荃說。
楊荃荃多次考察海南自貿港重點園區,時刻關註家鄉發展。她認為,海南自貿港有自身的政策紅利和發展優勢,但也要做好與其他市場的互聯互通,規劃好與不同城市群的差異化發展,更要針對產業鏈中的弱點進行強鏈、補鏈。粵港澳大灣區的經驗和成果,正可以為海南提供參照。
「瓊籍青年願意推動海南與世界溝通合作。」澳門海南同鄉總會常務副理事長黃滋才說,一直以來,海南華僑有著重視教育的傳統,培養了許多具有留學背景,精通「兩文兩語(中文、英文、粵語、海南話)」的僑二代、僑三代。各地優秀的瓊籍青年可作為海南潛在的人才儲備。
青年要把握廣闊舞臺創造美好未來
廣東省海南聯誼會常務副會長、青年工作委員會主任林明表示,近代以來,一代代海南人為謀生、為發展,辭別故土,遠渡重洋,將海南人的足跡帶至世界各地。改革開放以來,海南僑胞們不斷在海南投資興業,反哺家鄉,成為海南建設發展的參與者、開拓者和受益者。如今海南正在迎接新的歷史機遇,海南青年要誌存高遠,胸懷家鄉,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給予的廣闊舞臺,共同創造互聯互通的美好未來。
共青團海南省委副書記潘鴻表示,共青團海南省委願與世界海南青年一道,共同打造世界海南青年論壇這一重要品牌,加強青年人心互通,青年合作互利,青年政策互鑒,青年事務互商,深入探討並積極促進世界海南青年發展,共同推動瓊粵兩地相向發展,講好海南自貿港和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發展故事。(吳軍暉 杜敬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