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即便事實如禿子頭上的虱子一樣明顯。比如眼下熱度再起的插電混動與增程混動之爭。
增程和插混到底區別在哪兒
從工作模式來看,插混有四種工作模式,分別是EV(電動機直驅)、串聯、並聯、發動機直驅。EV和發動機直驅都很好理解,串聯工作模式是以發動機發電給到電機驅動車輛,富餘的電給電池充電。最為核心也最複雜的則是並聯工作模式,在並聯狀態下,發動機直接驅動車輛,而車輛系統會根據當前行駛狀態進行評估,如果發動機動力富餘,那麼富餘的動力,將會發電給到電池;反之,如果發動機動力不足,那麼就會啟用電機,與發動機共同驅動車輛。
増程混動只有EV和串聯兩種模式,無法實現並聯和發動機直驅,也就是只具備插電混動技術的部分工況,可以理解為增程式混動就是插電混動的「減配版」。
高速表現明顯差異
二者技術上的差異,主要表現在插混車型和增程混動在高速工況時的能耗差異。
當車輛處於高速路況下,插混車型能夠通過並聯讓發動機和電機共同驅動車輛,獲得更強的扭矩表現;特別是在高速巡航時,恰好就處於發動機的高效區間,插混車型能夠通過發動機直接驅動車輛,無中間能量損耗,效率高,這就是插混在高速虧電油耗更低的秘訣。
增程混動在這種場景下,因為沒有並聯和直驅,只能維持在串聯工況,發動機在高負載狀態下不能直接驅動車輛,只能燒油發電再給到電機進行驅動,能量經過二次轉化,損耗大、效率低,因此這個時候增程混動的油耗比較高,甚至高於同級燃油車。
正如歐陽明高院士在2023年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專家媒體交流會所說:「插電混動的運行模式比較多,選擇性更強,對工況適應性更好,油耗降低的能力當然更好。但同時對技術水平的要求更高,進入的門檻當然也更高。」例如,國內主流的插混車型,基本配備專用的混合動力發動機,且研發了可變行程、廢氣增壓等一系列新技術。
插電混動擁有更先進的技術結構,也意味着相對高的研發門檻和相對長的研發周期。因此,插電混動需要車企有更多的研發投入,往往是體量更大、車型眾多、研發經驗實力更足的主流品牌如比亞迪、長城、吉利、奇瑞等進行選擇。對應來看,增程混動作為插電混動的「減配版」,技術難度更低一些,所以更受新勢力品牌的青睞。(記者 焦家志 通訊員 陳嘉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