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屆深圳讀書月臨近尾聲,深圳南山區分會場迎來了一場備受矚目的讀書分享會。11月26日下午,哲學社會科學一級教授、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北大現代中國人文研究所所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陳平原,在深圳灣萬象城前檐書店帶來一場題為「大學故事的書寫與閱讀」的主題講座,分享對「大學」這一人類社會重要組織形式的思考和體察。
「大學故事的書寫與閱讀」主題講座
本次活動由中共深圳市南山區委宣傳部、深圳市南山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南山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遠輝出席活動。
從「故事」入手來談論「大學」
分享會上,陳平原從「戴校徽」的小故事切入,講述不同時代大學生對於校徽的不同重視程度,引發觀眾思考大學存在的價值。
陳平原已在大學教書將近四十多年,除了從事中國現代文學史、學術史研究,還在自己的專業之外發展出一個重要領域——大學研究。1996年前後,北京大學即將迎來百年校慶,在北大教書的陳平原,開始關注大學曾經獲得的光榮、曾經有過的失落和遺憾,自此之後不斷思考、推敲、反省作為一種學術制度與文化的「大學」及「中文系」。
主講人北大教授陳平原
「我所理解的讀大學,不僅要學具體的專業知識,還要研究生產這種專業知識的機構和機制。這樣,你在大學期間所學的知識,才是鮮活的,具有批判性以及再生能力。」在《大學何為》的「自序」中,陳平原教授談及自己的工作目標一一從歷史記憶、文化闡釋、精神構建以及社會實踐等層面,思考「大學」作為人類社會極為重要的組織形式,是什麼、有什麼、還能做些什麼。
對於陳平原而言,研究大學歷史不是純理論的,而是需要「講故事」。「真正好的校史教育不是校長在大會上講,也不是班主任在小會上講,而是大學宿舍熄燈以後,同學們躺在那裏講,由此形成了關於大學傳統以及精神的一系列傳承。」陳平原說道。
1998年刊行的《老北大的故事》是陳平原談大學的首作,開啟了這20多年討論中國大學歷史的一種新的敘述方式,即不從硬梆梆的論說與數字,而是從歷史、傳說和人物故事來討論「大學」,呈現更多活靈活現、有血有肉的細節,被陳平原稱為「第三種筆墨」。陳平原表示,談大學表面上談的是一些人物,但實際上背後是關於大學精神和文化的探索。
主題講座活動現場
五本書再現歷史細節與教育追求
陳平原關於教育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北大出版社的「大學五書」和不同出版社刊行的「中文四集」,即5本書談大學,4本書談中文系。文體上大都是文化評論、學術隨筆、散文小品,可讀性較強。
活動現場,陳平原在「大學五書」和「中文四集」中選出《老北大的故事》《懷想中大》《抗戰烽火中的中國大學》《花開葉落中文系》《文學如何教育》五本書籍,從大學史、中文系、文學教育三個角度,帶來兼及歷史與細節、史實與理論、回憶與闡釋等話題的深度剖析。
其中《老北大的故事》和《抗戰烽火中的中國大學》着重述史。前者將眾多零散的關於老北大的私人記憶集合起來,呈現 「北大傳統」和「北大精神」。後者講述了抗戰中中國大學內遷這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呈現戰時中國大學的精神風貌。
《懷想中大》的寫作緣於陳平原的中大導師吳宏聰先生的一句話——「你要記得自己是從康樂園走出去的,將來有機會,也為中大寫一本書」。這本書承載着陳平原近四十年的隨憶和對母校的懷想,成為他向母校中山大學即將到來的中大百年獻禮之作。「追憶大學讀書時光並不容易,希望大家可以關注下這本書裏面講述大學生活的文章。」陳平原為儘可能還原真實細節,在書中呈現他大學時的檔案材料、課程表、成績單等等,以此追憶那段校園時光。
《 花開葉落中文系》是陳平原撰寫的一部散文集,借追懷「往事如煙」,鑑賞「師友風流」,勾勒「另類系史」,以體現自家的「中文情懷」。關注文學教育的《文學如何教育——文視野下的文學教育》涵蓋十個專題,包括人文學思想下的大學,大學的詩意,大學校園的生活,中文系的課程設計,文學史的教育,以及中小學的教育和讀書的方法等等。
「我談大學的圖書大多都屬於『市場圖書』,面向普通讀者而非教育專家,並非論證嚴密的『專著』,而是發人深思的『文章』。」陳平原表示。
講座結束後,聽眾們就文學歷史、大學發展、北大學者精神等話題進行提問,陳平原通過深入而生動的解答,使聽眾們有了更全面的認識,不僅讓讀者受益匪淺,也激發了大家對知識的渴望和對學術的熱愛。(記者 王靜抒 通訊員 劉悠揚 姜小彤)
頂圖:北大教授陳平原在南山講述書寫與閱讀「大學故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