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2023中國(增城)絲苗米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廣州市增城區舉行,會場上,政府搭台、主體談例、專家獻計、新農人學藝……政府及行業大咖300餘人齊聚一堂,嘆萬年歷史、憶千年傳承、溯絲苗之源、話稻米古今、論技術集成、謀長效發展,為增城絲苗米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2023中國(增城)絲苗米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現場
這是省、市、區統籌聯合踐行糧食安全觀、切實保障糧食安全的又一生動實踐,是落實廣東省委「1310」具體部署、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的具體行動,也是弘揚廣東悠久稻米文化、展示行業新銳、品鑑產業新品的饕鬄盛宴。
增城絲苗米發源地圖
揭秘身世 增城絲苗米的前世今生
稻米起源於中國,嶺南是稻作文明和文化最早起源地之一,在英德牛欄洞遺址中發現了1萬年前的稻遺存。4500年前,廣州增城就出現了栽培稻。增城絲苗米作為嶺南優質稻米的極品代表,已有500多年的輝煌,現如今「北有五常,南有絲苗」深入人心,絲苗米已經成為了中國高端米的代名詞之一。從古至今,增城絲苗米一直享有盛譽,是每個時代的「俏禮品」,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隨着增城絲苗米的名氣越來越響亮,逐漸形成了「南有絲苗、北有五常」的市場效應和格局。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近些年來增城絲苗米核心種質資源也成為了高端稻米育種的「座上賓」「搶手貨」而備受青睞。如何用科學手段對增城絲苗米追根溯源、摸清家底、釐清關係,找到特異遺傳信息,既對增城絲苗米可持續發展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會為行業育種提供工具利器。
灣區種質數字港大數據發佈
排序家譜 誰是增城絲苗米的嫡系血親?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灣區種質數字港」三年來已匯聚起856份絲苗米核心種質和20000餘份關聯種質,基因組、表型組等組學數據已超1000億,通過對 「表型+基因型」身份鑑定建立起了「五位一體」的身份識別系統,能夠快速追溯、確定種質資源的系譜關係。初步找到了廣東絲苗米優異品質相關的功能基因。通過1000億條組學數據進行遺傳距離分析,追溯增城絲苗米的全國「嫡系血親」,定位增城絲苗米與秈米、粳米比對的特異性基因區,發掘與株高、粒長等關聯的SNP位點,證明水稻控制粒型的幾個關鍵功能基因(GS3,GW5和GL7)在廣東絲苗米粒型改良中起關鍵作用,初步找到了廣東絲苗米優異品質相關的功能基因,從內源遺傳規律上解釋了增城絲苗米500年來為什麼一直作為「米中極品」而驚艷不休。
本次絲苗米種質大數據的首次發佈讓與會專家、學者驚喜不已。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廣東省絲苗香米科技創新中心主任唐湘如說道:「2022年農業農村部發佈的全國水稻主導品種29個,其中秈稻品種 19個,而『廣東造』『廣東芯』品種共 11 個,佔比超過一半!這種現象的原因在『骨幹親本』,可見種質基因研究的重要性。
大會決定,今後將每年在中國絲苗米之鄉--廣州增城舉行一次「數說稻米,增城發佈」大會,面向全國年度公佈絲苗米的科研科技規律大數據,以饗稻米行業的科學家、企業家、要素平台,為稻米產業科技發展打造灣區「宏觀之眼」和「智慧大腦」。
依託「國字號」科創平台 聚焦全鏈條產業發展
會上舉行了廣州國家農業科創中心增城研究院揭牌儀式。推動增城絲苗米產業高質量發展,種源保護與開發、科技創新與協同、產業落地與拓鏈是三個關鍵性、牽引性的突破口,增城區農業部門將緊緊依託廣州國家農業科創中心增城研究院,梯度構建增城區種業、商業「兩頭在內」+產業(生產帶動)「中間在外」的產業科技格局,為全面落實「百千萬工程」打造產業高質量發展新樣板。
為述說增城絲苗米500年磨一劍的產業發展故事,在廣州國家農業科創中心的牽線搭橋下,由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拍攝的電影《稻鄉》在本次大會上舉行了開機儀式,電影將從增城絲苗米的「小米粒」出發,串起鄉村振興的「大豐景」。除此之外,大會現場還設有廣東絲苗米品牌產品展、廣東米食文化食品展覽、水稻衍生製品及炊具展覽等活動,向與會嘉賓展示廣東絲苗米著名品牌產品、絲苗米的數百種做法、水稻萬年史和炊具2000年發展史等。
電影《稻鄉》開機儀式
專家論「稻」 為產業高質量發展獻「糧」策
絲苗米產業要怎麼高質量發展?與會專家獻智獻策。會上,中國農業大學原校長柯炳生、中國水稻研究所研究員程式華等專家分享了《匯聚各方合力,打造絲苗米公用品牌》《我國水稻產業發展面臨的挑戰與科技增效途徑》等主旨演講。
專家們表示,增城絲苗米產業發展的潛力很大,這是挑戰,也是機遇。打造廣東絲苗米產業聯盟的標杆,可以更好地帶動整個廣東絲苗米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只有形成了品牌,絲苗米的效應才在,才能把增城絲苗米推向全國乃至推向世界。
活動當天,2023廣州國際美食節增城分會場暨首屆絲苗米發源地增城朱村米食文化嘉年華活動同步啟動,活動期間(11月17-19日)將輪番安排廣州增城國際米食文化展、廣州十一區絲苗米廚藝創新爭霸賽、第三屆「金穗杯」廣州地區廚王爭霸賽、廣州增城掛綠杯「絲苗之源」稻田騎行等活動,進一步提升增城絲苗米的品牌形象,拉動城鄉消費,推動稻田農文旅融合發展。(記者 賴小青 通訊員 穗增宣)
頂圖:廣州國家農業科創中心增城研究院揭牌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