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珠海長隆海洋王國日前成功繁育一隻雄性太平洋海象,這隻海象寶寶於今日正式向遊客亮相。據悉,這是國內首次成功繁育並存活的海象幼崽。
據珠海長隆海洋王國相關負責人介紹,這隻海象寶寶於2023年6月1日出生,小海象出生4 小時後順利喝到第一口母乳。海象寶寶吃奶頻率和吃奶時長均不規律,一天大概吃奶 15-25 次。目前新生小海象身體狀況良好,在媽媽的陪伴下,已開始自主吃奶並學習游泳。
記者看到,海象在陸地上搖擺着「行走」。保育員告訴記者記者,海象是鰭腳家族的成員之一,它們的鰭狀肢,既可以在水下靈活游泳,又可以在陸地上簡單行走。小海象搞怪的走路姿勢把圍觀的遊客都逗笑。
據了解,海象身體呈圓筒流線型,粗壯而健碩的身型,雄海象體長3.3-4.5米,體重約1200-3000千克;雌海象較小,體長一般為2.9-3.3米,體重約600-900千克;海象媽媽在孕前550KG,產前最重時達 880KG。此外,海象的頭部扁平,吻端較鈍,較為顯著的特徵是上唇周圍長有一圈又長又硬的觸鬚,約有400多根,其中有血管和神經通過,所以海象嘴周的觸覺十分靈敏。
珠海長隆海象保育員介紹,為保證海象媽媽攝取充足的營養並哺育海象寶寶,保育員團隊還專門為其定製了營養豐富的「孕期營養餐」,減少高脂肪餌料(鯡魚、白池魚),增加高蛋白餌料(冰山蚌、天鵝貝、鱈魚、小鯡魚)。
小海象出生後沒有馬上游泳, 6月12日,也就是在它出生後第12天,保育專家團隊確定小海象首次下水方案:首先確保小海象肚臍已完全癒合避免遇水感染。試驗的水位剛開始只放約 30cm 深,確保小海象能否在水域自主憋氣和換氣。保育員介紹道,如果水位較深,擔心海象媽媽緊張時將小海象帶入深水出現溺水。所以在多重考慮下,30cm 深的海水剛好可以讓小海象學習適應、閉氣游動起來、抬頭換氣呼吸。
保育專家團隊確認小海象成功「試水」後,6月16日小海象和媽媽搬去了有水深 2 米的獨立「大別墅」,它在媽媽的示範下學會了長時間潛水,並解鎖了水下吃奶的新技能,在「百日」後逐漸嘗試「合群」,逐步適應群體生活。近日終於合群成功,可以歡喜滿滿的和遊客見面。
小海象與媽媽「打鬧」。(泳怡攝)
「我們看到長隆海洋王國有這麼多海洋動物保護得這麼好,覺得好欣慰。」來自澳門的韋先生開心地說,孩子特別喜歡海洋動物,我們每次來都有新發現。
長隆海洋王國保育團隊坦言,在長隆海洋王國的海象種群平均年齡達 10 歲,都已經到了性成熟的年齡,在海象繁育方面,無論國內外,可以借鑑的經驗實在太少,沒法準確地判斷海象的整個孕期表現,加上海象的脂肪、皮膚厚度太厚,不能用 B超去準確地算出海象媽媽生產日期。
珠海長隆海洋王國相關負責人,這次長隆海洋王國海象的成功繁育,打破了長隆很多個「第一次」。從發現海象懷孕到成功產下小海象的過程中,我們都做了非常詳細的記錄,獲得了太平洋海象整個孕期、分娩以及哺乳過程的數據和經驗,相信這些經驗數據將為以後海象種群繁殖打下堅實的基礎,也為將來野外海象的繁育研究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持。(記者 陸紹龍 通訊員 鄧泳怡)
頂圖: 小海象在媽媽背上睡覺。(泳怡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