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徽黃山市屯溪區以「摸家底,抓搶修,促利用」為抓手,不斷加大古建築保護活化利用力度,使承載着歷史記憶和價值的古建古宅煥發新的生命力。
在國家重點文保單位——程大位故居,工作人員正在查看防雷工程施工情況。據了解,避雷針是古建築防雷的重要設備之一,它們通過在建築物頂部或附近安裝尖塔形的導電材料,吸引雷電,並將其引導到地面,從而達到保護文物和古建築作用。此次實施的防雷工程,在該古建築上安裝了9根避雷針。
在充分做好古建築的保護修繕工作的同時,屯溪區因地制宜,合理開發,科學利用,以「開放式保護」的模式讓歷史的沉寂多年的古建築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在黎陽鎮隆阜正街上,一座粉牆黛瓦的二層古樓背靠橫江、臨街而立,它就是黃山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戴震藏書樓。「這裡又叫搖碧樓,是一百年前為了紀念戴震誕辰兩百周年,戴氏家族人把它捐獻出來,展示一些戴震的學術成就。」戴震紀念館館長顧忠向記者介紹到,藏書樓占地100平方米。近年來,屯溪區加大對其修復保護力度,並製作設立有關戴震生平的展陳。
「近幾年,政府先後投資了60萬,對其進行了修繕,把一些樓板、窗戶以及一些損壞的東西全部進行了修復,也是修舊如舊。」顧忠說,「在此基礎上,我們對展陳進行了升級改造,一樓分別展示當地的一些戴氏名人,二樓主要是戴震的生平和著作。」
記者看到藏書樓修葺一新後仍保留了原有的磚木結構,頂面蓋小青瓦,潔白牆身,龍捲山牆,樨頭鵲尾,朱漆櫺門。
近年來,屯溪區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對以古建築為主體的文化遺產實行系統性、計劃性的保護管理。據統計,全區共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處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 處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7 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9處,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單位191處。
「今年以來,屯溪區先後投入了1300萬對區域內區級以上文保單位分別進行周邊環境整治、白蟻木封防治、防雷工程、展陳提升等。下一步,我們將持續聚焦文物保護活化利用,積極探索文物保護利用新模式,新路徑,讓屯溪的文保單位成為徽文化活化利用的一張靚麗名片。」屯溪區文旅體局黨組成員、區文旅體融合發展中心副主任應國華說。(記者 吳敏 通訊員 徐雅娜 陸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