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月亮之都」中國著名作家宜春采風行活動近日在江西宜春舉行。6天時間,10位作家先後走進宜春明月山、袁州區、萬載、宜豐、銅鼓、樟樹、高安等地,實地感受宜春豐富的優美環境、風土人情、歷史文化等資源,深入挖掘宜春故事中的時代內涵,以文學的形式展示宜春的自然之美、生活之美、文化之美。
宜春之美令人贊嘆
「宜春是個宜生宜民宜文的城市。」中國作家協會原副主席蔣子龍表示,「到宜春來,好像走進了歷史,又走入了現實。能感受到人民的朝氣、希望在基層湧現,在宜春,我想到一個詞『安居樂業』,所以宜春她應該是活在一種社會的文化層面的春天,真是名副其實,宜春宜春,永遠懷春。」
中國散文協會副會長陸春祥贊嘆道:「宜春整體給我的感覺是一座歷史文化非常深厚的城市,給我的感覺也是超出我原來的想象,可以感受到江西這幾年的發展是超速度的,尤其是我關註的一些生態方面的保護讓人感觸很深。」
浙江省散文學會常務副會長蘇滄桑說:「宜春給我的最大感受是,我好像走進了春天的宜春,而不是秋天的宜春,也感覺像走進了人間仙境。我覺得一定是人和萬物特別和諧的地方才能叫人間仙境,宜春就是給我一種這樣的感覺。」
《上海文學》雜誌副主編來穎燕表示:「在宜春有很多上海人在此買房,他們為什麽會對宜春情有獨鍾?我之前不明白。這次有機會來到宜春,才明白所有的旅途上的概念,只有落在現實中的體驗才會有深刻的感受。宜春已經和它的泉水、它的風景交融一體,令我感動,這是它的力量。」
「我發現宜春這邊的風景特別美,因為我是編劇和導演,所以我看景的話會有一個比較影像化的印象,所以覺得這裏處處都是可以取景的。如果有機會的話,希望可以寫一個關於宜春的故事並在此取景拍攝。」 兩岸三地作家協會副秘書長陳康太表示。
宜春故事生動展現
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副會長朱向前是宜春本地人,對宜春懷有深厚感情,他建議道:「對於宜春的歷史文化,要抓住兩色,一個是古色,一個是紅色。在古色層面就要挖掘韓愈在宜春(即古袁州)的故事,通過韓愈提升袁州的城市知名度;紅色層面要抓住毛澤東在銅鼓化險為夷的經歷,這個經歷對中國共產黨來說至關重要。」
深圳大學文學院教授南翔說:「我感受到宜春的積澱很深厚,除了它的文化的積澱、自然的景觀,自然的財產也是一筆不菲的收入。另外,我覺得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來宣傳一個地方的文化,可以達到事半功倍之效。我希望可以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來呈現我們鮮明的生活,同時又體現當下老百姓的追求會比較有意義。」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顧問劉華說:「有句話叫『藥不到樟樹不靈,藥不過樟樹不齊』,我這次來樟樹就對藥文化特別感興趣,這也是樟樹文化的突出特色。這次我打算好好深鉆一下,寫好樟樹的藥文章。」
雲南省作協副主席胡性能指出:「盡管雲南遠離江西,但我對江西依舊感到十分親切,我感受到雲南的商業史在很大的程度上有江西人的參與,江西裏也藏著半部中國文學史。這次來到宜春以後,感受更加明顯。」
原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政治部主任羅光輝是宜春高安人,他笑道:「回到高安給我的感覺特別親切。用幾個詞來形容那就是——看不完的鄉景、吃不厭的美食、玩不夠的童趣、聽不膩的鄉音和讀不透的鄉情。我愛高安,衷心祝願它的明天更加美好。」
據悉,采風後作家們將圍繞「主旋律、正能量、接地氣、有創意」的活動目標以及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活動主旨,創作並出版一批貼近人民、貼近生活、「傳得開、留得下」的反映江西、反映宜春地域特色的精品佳作,以文學的形式生動展現出宜春市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恢弘氣象和地域特色。(郭美勤 彭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