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鑼響,千帆競發。歷經三個半月的伏季休漁,汕尾迎來了全面開漁的好日子。8月16日,2023年汕尾市開漁節暨海鮮美食文化旅遊節啟動儀式在汕尾市區鳳山媽祖文化廣場如期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千名賓客齊聚品清湖畔,共同見證分享漁民開漁追「鮮」的喜悅,共赴汕尾文旅融合發展盛宴。與此同時,陸豐市、紅海灣開發區也舉辦了相關開漁活動。
當天中午12時,隨着禮炮鳴響,在民眾的歡送聲中,全市8000多艘應休漁船揚帆出發,奔赴大海,開啟新一輪「耕海」征程。汕尾岸長灣大、港深海闊,海域面積2.39萬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一,漁業資源豐富,轄內海域是南海優良漁場,是全國六大特等漁港之一。1999年,南海海域開始實施伏季休漁制度,汕尾積極響應落實,多措並舉做好伏季休漁各項工作。2014年,汕尾充分挖掘利用資源稟賦,融合可持續發展理念,在深圳對口幫扶協作汕尾指揮部的傾力支持下,以其濃郁獨特的漁鄉風情和海濱旅遊特色為底蘊,舉辦了第一屆汕尾開漁節,拉開了汕尾人海共榮、向海而興的序幕,至今已有9年。
開拓創新
讓開漁節保「鮮」
16日上午,藉助「開漁」東風,汕尾市區鳳山媽祖文化廣場的海鮮乾貨(農特產品)集市開張了,現場人潮湧動,吸引大量民眾前來「嘗鮮」,特別是海鮮乾貨,頗受市民青睞,人氣火爆的場景讓人們對汕尾的發展信心更足。
今年,汕尾創新性地將「開漁節」與海鮮美食旅遊節結合起來,有效整合資源,推動「農漁旅」產業融合聯動。記者留意到,活動通過派發宣傳手冊等方式開展海洋保護、禁毒等宣傳,向群眾倡導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現場還進行了水產品意向採購簽約,將進一步提振汕尾水產品消費信心,拉動海洋經濟發展。
汕尾海洋資源豐富,漁業歷史悠久,海鮮等美食遠近聞名,發展漁業、濱海旅遊業等海洋產業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2013年,深圳開始全面對口幫扶汕尾。在協作交流中,雙方意識到,伏季休漁結束,漁民開始大規模捕撈前搞一次開漁儀式很有必要。2014年起,深圳對口幫扶協作汕尾指揮部開始支持、參與舉辦汕尾「開漁節」, 攜手打造了粵東地區獨具特色的海洋慶典活動。
今年,是深圳、汕尾對口合作十周年。十年來,深圳與汕尾密切合作,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產業協作、重大民生項目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攜手打造了特區與老區共同發展的樣板。新時期,深圳、汕尾兩市對口合作進入了「雙向奔赴、互利共贏」的新階段。
產業協作是深汕合作的重點。啟動儀式上,深圳對口幫扶協作汕尾指揮部指揮長戴斌表示,當前,深圳正大力推進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深圳與汕尾在漁業、濱海旅遊產業等方面擁有廣闊的合作空間。將大力推動兩市產業資源對接,引進更多的深圳漁業和文化旅遊企業,積極推進共建海洋牧場和現代漁業產業園區,合力發展濱海旅遊、文化旅遊,共同打造汕尾革命老區靚麗名片。
繼往開來
攜手經略海洋
近年來,汕尾市聚焦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全面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深入實施「深度融灣」等九大示範工程,在更高起點上推動汕尾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譜寫新時代海洋經濟發展篇章。汕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海洋漁業經濟發展,今年2月舉辦中國(汕尾)海洋經濟產業大會,堅持因海而興、向海圖強、海陸統籌、三產兼融、全鏈並進的發展思路,深度謀劃實施「興海強市」示範工程,全力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吹響了經略海洋的衝鋒號,海上風電、海上核能、海洋牧場、濱海旅遊等產業齊頭並進、欣欣向榮。
同時,汕尾市堅持「最嚴格的伏休制度」和「最嚴格的伏休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數據顯示,2022年,汕尾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11.07億元,同比增長7.4%,增速居全省前四名,漁業成為汕尾第一產業產值最高、增速最快的行業。
汕尾是海洋大市、漁業大市,也是廣東主要漁業生產基地。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梁友強表示,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將一如既往,大力支持汕尾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大力支持汕尾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農業強市、海洋強市的各項工作。
汕尾,正以漁為弦,以海為琴,奏響一曲人海共榮的和諧之歌。(記者 余麗齡 通訊員 蔡偉鉗 圖片 陳偉源 施辰亮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