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稻田千重浪,稻穗飄香農家忙。盛夏時節,增城區約5093公頃水稻迎來成熟收穫期,今年預計產量2.76萬噸,同比增加0.2萬噸。田間地頭,稻浪歡歌、機聲隆隆,一派繁忙的夏收景象。
農機「合唱」夏收進行曲
近日,在小樓鎮西境村,水稻稻穗飽滿,多台收割機穿梭在田間忙收穫。有着10年水稻種植經驗的種糧大戶周遠明今年在小樓鎮臘圃村和西境村共種植了約33公頃早稻,目前已經完成80%的收割工作。
「現在大力發展集約化、規模化種植,基本都實現了農業機械化。」周遠明說,自2017年起,他就開始使用大型拖拉機「耕」、插秧機「種」、收割機「收」的機械化種植模式。在2019年,進一步使用無人機為稻田施肥和防治病蟲害,逐步實現「耕、種、防、收」水稻種植全程機械化。
機械化種植不僅能降低農戶的生產成本,還能助力水稻種植增效提質。今年,區農業農村部門大力推動農機裝備應用,宣傳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支持引導農民購置使用先進農業機械,確保春耕不耽誤農時,夯實夏糧豐收基礎。
「現在正值颱風頻發期,要及時做好早稻搶收工作。如果需要技術幫助,可以聯繫我們,我們會及時安排技術專家到現場為你們解決問題。」在中新鎮,該鎮農業農村辦「輕騎兵」深入田間,開展農技服務,圍繞水稻收割的技術需求,為農戶提供及時幫助,保證水稻高產高質。
為了確保糧食增產提質,今年增城區成立了2023年增城區糧食生產農技服務輕騎兵,組織6個小分隊深入一線指導農業生產。同時,制定發布《關於抓好2023年春耕備耕工作的通知》《增城區水稻關鍵生產環節管理技術要點》《廣州市增城區2023年水稻生產灌溉用水測算表》等文件通知,多措並舉抓好農機農技服務。
增城絲苗米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落實惠農政策 強農富農有保障
「有了惠農政策的補貼和支持,現在種糧更有底氣,好政策就是一顆定心丸。」種糧大戶周遠明表示,在政府的惠農政策和技術指導幫助下,使用農業機械耕作讓稻穀品質有所提升,「今年的稻穀全部很飽滿,長勢喜人,總產量可達到50萬斤,早稻整體實現增產增收,預計每畝比去年增收70至80元。」
記者了解到,今年增城區抓強糧惠農政策,確保種糧農民掙錢得利。在早稻生產期間,增城區匯編農業生產強糧惠農政策,於1月份通過報紙、小冊子、農村廣播、微信公眾號等途徑宣傳到鎮、到村、到戶。例如,今年小樓鎮積極鼓勵發展種糧大戶,2023年早造種植水稻1公頃以上(含1公頃)的承包經營戶72戶,種植面積約567公頃;2023年發放耕地地力保護補貼2044289.15元,2023年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138196元。
此外,增城區還組織種糧生產經營主體舉辦惠農政策宣講和農業技術培訓活動,在朱村、派潭、正果、石灘等鎮街建設4個千畝春耕生產示範基地,多措並舉確保惠農政策落地有聲。
抓高標準農田根基 確保良田糧用
為確保夏糧增產豐收,增城區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和改造提升。目前,全區已累計建成約27533公頃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約1533公頃,合計約29066公頃,並建立了增城區「絲苗米智慧信息化平台」打造數碼化高標準農田。
近日,位於派潭鎮高埔村的南方增城絲苗米種植基地內,稻穗金黃,泛起層層稻浪。一株株稻穗飽滿結實,田間一派豐收景象。伴隨着轟隆隆的機器聲,濃郁的稻香也四散開來,漫於稻田之中。該基地的實施主體——廣東南方美麗鄉村產業發展公司近年來致力於建設高標準農田。記者見到,基地內水稻田土地平整、集中連片、設施完善,目前已經實現全程機械化種植。
「為了提高早稻的抗災能力,我們選擇了抗倒伏能力較強的品種十九香,儘管今年收割季遇到了颱風天氣,我們的水稻仍然處於較好的狀態。」該公司水稻技術顧問肖霞欽表示。
高標準農田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關鍵基礎。增城區還將繼續不斷優化高標準農田的布局、持續擴大規模,推動增城農業高質量發展。(記者 賴小青 通訊員 穗增宣)
頂圖:在中新鎮坑貝村,農戶正在收割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