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以「共享機遇 共創未來」為主題的2023年大灣區企業高質量發展賦能大會在深圳舉行。據悉,此次大會以「共享機遇,共創未來」為主題,齊聚政府、商協會、企業超百名代表,以促進資源共建共享為核心,圍繞企業關注點,共話大灣區發展新趨勢新機遇。活動由中建國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主辦,深圳市企業聯合會、深圳市企業家協會聯合主辦,中建國際投資(廣東)有限公司協辦。
搶抓大灣區發展機遇,科技賦能多元化業務
「這裏有卓越的地理位置優勢、豐富的創新資源和強大的市場需求,為實體企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遇。」民進中央教育委員會委員,廣東省政協常委,深圳技術大學副校長梁永生在《大灣區發展新趨勢新機遇》主旨演講環節中提到,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正在成為全球最具活力和最富競爭力之一的經濟區域。
作為深耕灣區的投資建設運營服務商,中建國際投資集團多年榮獲深圳市外商投資十大營業額企業(第一名)、深圳市外商投資十大納稅額企業。其集團公司中國建築國際集團以科技引領高質量發展為戰略定位,統籌提升科技創新戰略佈局,建立了的六大核心技術體系,包括模塊化集成建築(MiC)快速建造技術、國際標準酒店建造技術、複雜玻璃幕牆製造與施工技術、國際標準醫院設計建造技術、複雜環境隧道建造技術、環保項目建設與運營技術。
在技術加持下,完成了國內首個高度近百米採用模塊化建造的保障性住房-深圳市龍華區樟坑徑地塊人才保障房項目,香港首例雙層雙曲面中空玻璃項目——香港中環美利道項目,亞洲最先進的兒科治療中心之一——香港兒童醫院項目,獲全球道路行業「諾貝爾獎」的貴州省正習高速公路項目等。
持續上新高標產業新空間,助推城市煥新顏
作為一家產業園區開發運營企業,中建國際投資集團深知實體企業是推動國家經濟發展,乃至是推動世界經濟的重要力量,也深切體會實體企業發展面臨的困難,例如融資難、招工難、場地空間不足、公共服務支持不夠、科創條件欠缺等等問題。
作為一家港資央企,中建國際投資集團聚焦實體企業發展需求,通過提供現代化、標準化高品質產業新空間的形式,為實體企業搭建可持續發展的公共服務平台,致力於提供全方位的賦能支持。自2016年投資開發首個產業園以來,中建國際投資集團已將產業園業務觸角延伸至全國,重點開發運營了以「中建·智立方」為品牌的44個產業特色鮮明、配套完善的產業園,招引重點企業已超 500 家,其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佔比約20%,培育了裝備製造、智能家居、新一代信息技術、生命健康、數字創新服務等五大產業集群,助推實體企業融入產業新格局。
此次活動現場,多家行業領先企業紛紛加入中建國際投資的「朋友圈」,簽署了高質量產業新空間意向入駐協議,涵蓋家電、通用設備製造、航空工業、新材料、光電等行業。
內協外聯,穩步提升運營服務能力
產業園區,招商是前提,運營是保障,招商帶來短期效益,而運營可帶來長期效益。在「八大核心服務」基礎上,中建國際投資積極搭建平台引導實體企業加強創新能力培養,推動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牽頭與相關地方政府、金融機構、行業協會等合作,為實體企業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和政策保障,不斷與行業內外探索運營服務的新範式。
大會還舉行了「中建國際投資-深圳企聯企業共享服務基地」揭牌儀式。據了解,為更精準的服務廣大企業,中建國際投資集團與深圳市企業聯合會主動擔當,共同成立「企業共享服務基地」,建立「共建共治產業鏈協同機制」,更好地為企業智造賦能,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助力。(記者 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