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的母親河流溪河上游,繁衍着一種獨特的河鮮美味——從化流溪娟魚,其肉質鮮嫩、味道鮮美,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被稱為從化「第六道菜」,深受百姓喜愛。近年來,娟魚養殖企業如雨後春筍,推動了該產業的發展壯大,進一步提升了流溪娟魚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為推動本地特色產業轉型升級,廣州市稅務局以主題教育為契機,持續推進深調研、解難題、出實招,聚焦娟魚企業涉稅需求,通過落實各項減稅降費工作、運用大數據優化特色服務、開通綠色通道等舉措,充分發揮政策的靶向激勵作用,讓從化「第六道菜」更增鮮。
「非接觸式」服務助魚游出加速度
廣州市頤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位於呂田鎮水埔村,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該公司對30餘畝集體閒置地進行改造,並成立了流溪娟魚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利用泉水仿生態環境人工養殖流溪娟魚。
「從化的好水質讓娟魚口感更鮮美細嫩,即使放涼了,魚肉也依然清甜、無泥味,現在很多深圳的餐廳都會在我們這裏下單。」廣州市頤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觀銀介紹。
記者了解到,要維持十多個魚塘高標準的養殖水平成本較高,加上流溪娟魚養殖周期長,市場上又多有北江娟魚冒充流溪娟魚的現象發生,導致經營壓力一度增大。
關於如何渡過難關,李觀銀滔滔不絕:「這得感謝稅務部門的幫助。他們通過稅企溝通平台精準送上漁業生產用地免徵城鎮土地使用稅等相關政策合集,連線輔導我們對照享受,還用V-Tax幫我們解決了區塊鏈發票的操作問題。足不出戶的情況下,企業經營成本降低了,開票效率提高了,活力提升後我們讓流溪娟魚『游』得更遠的信心也足了!」
據悉,廣州市頤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為小規模納稅人,2020年至今享受增值稅政策優惠約124萬元。
「管家式」服務助菜餚飄香千里
「上菜咯!」在農家樂達呂味農莊裏,服務員忙碌的身影穿梭在不同的餐桌與包廂間,記者看到,幾乎每一桌都有「娟魚多食」這道菜。
一位顧客在大眾點評寫下:「第一次在這裏吃娟魚,一魚兩食,味道不錯,魚鱗爽脆,別有一番風味!」
據達呂味農莊老闆莫均碩介紹,他非常看好流溪娟魚銷售市場的發展前景,2018年租下山村田地水塘,在經營農莊的基礎上探索「養殖+餐飲」模式,開始養殖流溪娟魚,但初期因缺乏參考標準、實踐經驗與專業人才,他只能通過向行家請教與不斷試錯等方法進行探索,歷時五年,如今佔地6畝的魚塘里約有10000尾娟魚,不僅實現了農莊自給自足,銷路也不斷拓寬。
良好的稅收營商環境在莫均碩的創業發展故事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呂田的水質具備獨一無二的養魚天然優勢,而稅務部門優質的納稅服務是我們農家樂和養殖場當初堅定紮根於此的重要因素!」莫均碩說,前期稅務部門免除了其投入到農林牧漁相關房產土地的土地使用稅和房產稅,舒緩了資金流困難,增強了他們繼續鑽研娟魚養殖技術的底氣,在推出流溪娟魚「全魚宴」等特色菜系後生意越來越紅火,發票需求量不斷增長,稅務部門隨即幫忙解決了發票用量問題,他覺得非常滿意。
「我們全力做好涉農稅費優惠政策的精準宣傳和操作輔導,除了當好『稅收顧問』,我們還要努力當好企業的『貼心管家』,讓政策紅利最大程度轉變為企業發展的動力。」從化區稅務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將堅持問題導向,以調查研究推動解決發展難題,切實將調查研究成果轉化為解決問題的硬招實招,進一步落實落細「便民辦稅春風行動」工作要求,針對農村交通不便、往來辦稅大廳路程遠等問題,進一步提升紅色穗稅連心角、稅企溝通平台、納稅人課堂等線上線下辦稅服務質效,確保「政策紅包」精準直達經營主體,推動本地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記者 李芳 通訊員 王一濤 黃曉思)
頂圖:稅務工作人員為養殖企業送上稅收優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