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在廣東省政府一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上,一個數字化智能分析平台——「粵經濟」亮相會場。作為數字政府建設的又一標誌性成果,「粵經濟」成為全國首個服務省域經濟運行調節的數字化支撐平台,也是廣東率先運用數字化手段指導經濟運行分析決策實戰的創新實踐。
廣東於去年9月啟動「粵經濟」平台建設。依託數字政府一體化底座構建標準統一、佈局合理、管理協同、安全可靠的省市兩級經濟運行調節數字化支撐體系,為各級各部門提供經濟運行態勢感知和輔助決策支撐。今年1月,「粵經濟」移動端1.0版本上線並在省市兩級政府推廣使用。4月23日,「粵經濟」平台在省政府第一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上首次應用。
首次摸清經濟運行指標和數據家底
建立全省經濟運行數據「詞典」
「粵經濟」平台圍繞涉及國計民生的核心經濟指標和數據,首次橫到邊、縱到底全面梳理全省經濟運行指標,摸清數據家底,形成全省經濟運行數據「詞典」。建立常態化報送和動態調整機制,有效提升經濟運行指標和數據及時性、鮮活性和覆蓋面。
通過整合地區生產總值、規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一般公共預算、進出口、居民收入等30大類、195小類反映經濟態勢的4229個主要指標,匯聚發改、工信、統計等21個省級單位和各地市主要經濟數據89萬條,覆蓋實體經濟、農業、工業、服務業、財政、科技、房地產、資源環境、文旅等14個重點領域,匯集各級經濟政策文件2380份,「粵經濟」平台形成高價值、高可用、高標準、廣覆蓋的省域經濟治理指標體系。
打造指尖上和口袋裏的經濟數據「百科全書」
為適應多種應用場景,「粵經濟」平台推出適用於多個終端的不同版本。「粵經濟」移動端(小屏)以「掌上看經濟、 數智感態勢」為核心理念,建設經濟形勢、區域經濟、態勢研判、營商環境、經濟資訊、政策一覽、省情一覽、灣區經濟、政策仿真等9大板塊95個場景應用,基本實現國民經濟各領域經濟指標全覆蓋,初步具備經濟運行態勢感知和分析能力。
「粵經濟」PAD 端(中屏),圍繞省政府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應用場景,匯聚省市兩級全域經濟指標,建設經濟走勢、經濟指標、區域經濟、態勢研判、政策一覽、省情一覽6大板塊,全面展示各類經濟指標最新數據,為省市領導研判和決策提供有力支撐。同時,「粵經濟」PAD 端打造出經濟運行領域的「GPT」,為各級領導提供有價值的輔助決策參考。
增強經濟態勢監測預警的實時性和精準性
藉助「粵經濟」平台,廣東各級政府可有效強化宏觀經濟預測能力,及時掌握市場運行態勢,進一步提升對重點行業領域監測與分析的時效性和精細度。
「粵經濟」平台基於全省經濟結構特徵,聚焦重點行業領域和業務場景,構建起核心經濟指標預測模型,不斷完善經濟指標體系,增強覆蓋經濟運行全周期的統計監測和綜合分析能力。平台通過充分挖掘稅務、住建、工信、金融等部門業務環節數據,捕捉細顆粒度信息,實現實時和高精度監測預警;通過跟蹤監測稅收發票、企業用電量、股票債券、外匯交易等經濟運行重點數據,及時感知經濟運行態勢和市場變化。此外,平台還加強對貿易活躍度、線下航班起飛數、訂單成交量等線上線下商業數據的收集分析,幫助及時捕捉和分析市場主體信心恢復度。
加強省市兩級互聯互通
全面賦能區域經濟協同發展
「粵經濟」平台建設遵循省市兩級協同發力、互聯互通,全面賦能區域宏觀經濟研判和調度。
省級平台建設方面,目前已實現經濟數據從填報、治理、入庫、應用全流程處理,支撐經濟數據常態化報送、指標訂閱和對標分析。接下來,將加快建設經濟資產賦能、研判支撐、應用配置三大支撐中心,充分運用AI技術,搭建AI算法分析平台,提升對各地各部門的公共支撐能力。
市級平台建設方面,由省統一建設「粵經濟」平台地市標準版,提供給各地選擇部署使用,各地在標準版功能基礎上,可結合本地實際進行個性化拓展。目前,廣州、東莞、惠州、揭陽市已完成標準版部署,預計年底前可覆蓋全省各地市,並實現省市互聯互通。同時,「粵經濟」平台將加快與各經濟領域業務系統對接,提升跨層級、跨部門協同支撐能力,切實發揮平台實戰作用。(記者 賴小青 通訊員 粵政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