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之美,始於文明;一人崇善,萬人可激。全市聯動探索創建省級文明城市新路徑,以「四城同建」,打造文明美麗多彩雙鴨山。
「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自省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啟動以來,全市上下突出重點、把握關鍵,堅持質量第一、以質取勝,以「四城同建」為引領,努力打造更加優良的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推動省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向更高水平邁進。
以山為魂、以水為韻 打造美麗多彩的山水生態之城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雙鴨山最靚麗的底色,山水相依是該市最鮮明的特徵,也是建設山水生態之城的基礎和底氣。全市緊緊圍繞創建目標,以做好愛山、護水、淨氣「三篇文章」為重點,全力打造文明城市新亮點,培育美麗多彩雙鴨山文明城市品牌。
雙鴨山域內共有大小山峰101座,山地佔區域總面積的80%左右;境內共有烏蘇里江、撓力河、七星河、安邦河等江河60條,水庫14座,擁有5個國家級、省級自然保護區,安邦河、千鳥湖、撓力河等濕地從西到東綿延300多公里,水域占區域總面積8%左右。
守護好青山。緊抓完成煤矸石綜合利用實施方案、煤矸石山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和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方案,有序推進山體生態恢復,讓雙鴨山青山常在。
愛護好碧水。以創城為契機,全面落實河湖長制,加強以安邦河為代表的全域水系生態治理,讓雙鴨山綠水長流。
保護好藍天。緊盯「雙碳」目標,紮實推進節能減排,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嚴控「兩高」項目准入關口,讓雙鴨山空氣常新。
崇德向善、培養習慣 打造琴瑟和諧的文明禮儀之鄉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欲創「文明城」,先育「文明人」,全市把推動全民尊崇禮儀、提高文明素養作為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的重要着力點,在教育中培養、在實踐中塑造、在管理中強化、在環境中薰陶,推動全體市民形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和行為規範。
文明其表,制度其里。文明秩序需要靠市民文明行為去維護,更需要有完善的制度對不文明現象加強約束。通過此次創城,全市在解決突出問題的同時建立起制度約束,全力抓好「四個到位」,經常性開展「回頭看」,共同維護文明有序、乾淨整潔的市容秩序。
全市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好精神文明創建和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活動,常態化開展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用理念規範行為、用行為引領文明。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引導市民自覺遵守公共場所行為規範,讓文明有禮成為常態。深入推動移風易俗,革除陳規陋習,加快補齊鄉村公共文化設施短板,讓文明新風融入市民生產生活。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近年來,該市積極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先後湧現出了李秀芹等一批全國「道德模範」「身邊好人」,以優良的黨風政風帶動社風民風向上向善。
區域聯動、城鄉共創 打造令人嚮往的幸福安居之地
該市強化問題導向,持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解決好項目施工過程中卡點難點堵點問題,補齊短板弱項,全面提升文明創建水平和質效。聚焦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實際問題,特別是在公共服務設施、市政設施和文化設施等方面,把城市文化建設擺上突出重要位置,切實用文化力量豐富提升城市品質。
近年來,全市每年都開展春季環境整治工作,把創建文明城市與抓好城鄉環境整治結合起來,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結合起來,探索建立城鄉環境治理長效機制,用制度機制把整治工作固化下來,推動環境整治常態化、長效化。
共建共享、共治善治 打造平安快樂的興業創業樂土
創城的最終目的是便民利民,該市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高追求,把文明創建與改善民生統一起來,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城理念,努力營造和諧、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堅持把文明創建工作與基層治理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各類基層服務管理資源,構建精細化管理、人性化服務、多元化參與的社會治理體系,及時了解社情民意動向,準確把握群眾實際需求,不斷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
疫情期間,全市城鄉社區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在防控疫情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一些好的經驗做法用制度的方式固化下來。目前,全市203個城市社區劃分為2881個網格,全市配備網格員3086人,以「小網格」凝聚文明城市創建的「大合力」。
法治是社會文明的基石,是維護公平正義的武器。全市以「法治雙鴨山」建設為引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工作開展,讓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有法可依、有法保障。
去年全市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成績,全市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30.1%和28.6%,未發生較大以上事故,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全市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深入排查化解重點行業領域風險隱患,加強社會面整體防控,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行為,堅決杜絕重特大事故發生,把解決群眾合理信訪訴求擺在重要位置,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城市因文明而美麗,人民因文明而幸福。如今,「講文明話、做文明事、當文明人」的理念已成為雙鴨山人的共識,全民參與創建的熱情與日俱增,「文明共創,和諧共建,全民共享」蔚然成風。(李瑩瑩 楊軍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