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據遼寧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消息,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運行六周年來,共新增註冊企業8.4萬戶,註冊資本達1.2萬億元。2022年,遼寧自貿試驗區財稅收入12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00億元,均為成立前的5倍;實現進出口總額1308億元,佔全省的比重為16.5%;實際利用外資13.4億美元,同比增長48%,佔全省的比重為21.8%。遼寧自貿試驗區已經成為新時代遼寧改革開放的新高地。
據遼寧省商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顧兆文介紹,六年來,遼寧自貿試驗區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深化市場取向體制機制改革,累計推出六批共179項具有遼寧特色的改革創新成果,以省政府名義在全省複製推廣,其中13項實踐效果突出的創新經驗經國務院批准在全國複製推廣,制度創新引領帶動高質量發展的作用不斷顯現,改革紅利不斷釋放。
顧兆文表示,2023年是落實遼寧省委省政府《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方案》的起步之年,也是實施《進一步深化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全面開展新一輪改革試驗的關鍵之年,制度創新與高質量發展的任務非常艱巨。遼寧將多錯並舉,將遼寧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引領遼寧創新發展的重要載體。
一方面,明確2023—2025年遼寧自貿試驗區發展目標和重點工作任務,按照工程化、項目化、清單化要求加以落實。開展重點項目攻堅,增強發展新動能。推進奇瑞汽車零部件配套產業園、泰星能源三期、東北亞陸港樞紐產業園等重點項目。以延鏈補鏈強鏈固鏈為核心,依託龍頭企業和產業創新中心開展精準招商,吸引上下游企業集聚。
另一方面,促進產業布局優化,打造發展新引擎。壯大航空製造產業,構建以航空物流、先進製造、高端服務、國際商貿為重點的臨空產業體系。建強氫能產業,加快壯大產業規模,豐富應用場景。提升生物降解材料產業,建設產業創新中心。推動半導體和晶片產業,打造先進光電半導體產業鏈集群。加強開放平台建設,提升開放水平。落實東北海路大通道建設行動,利用中歐班列「區港直通」創新監管模式,優化貨品結構和布局,擴大中歐班列規模。
同時,加快國際中轉集拼中心、冷鏈國際分撥中心、商品汽車樞紐中心等開放平台建設。培育壯大保稅維修再製造業態,打造以二手機床、進口汽車「五大總成」、飛機拆解為代表的維修再製造產業集群。積極發展研發檢測、展示交易等「保稅+」新業態。圍繞企業需求,推進制度集成創新。確定一批企業訴求清單,組織省市兩級創新團隊逐一研究突破解決。結合推動落實《進一步深化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開展創新試驗,注重「小切口,見效快」,並以此為基礎,逐步形成系統化、集成化制度創新成果。會同海關、金融等部門制定政策支持措施,爭取在貿易便利化、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創新發展等方面實現新突破。提升自貿試驗區能級,建立聯動創新區。(記者 王藝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