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黟縣溪山勝,盡在漁亭驛舍前」。近年來,安徽黟縣漁亭鎮從特色農業、鄉村運營、環境整治上下功夫,堅持「一村一品」,緊盯「兩種模式」,抓住「三個重點」,瞄準「四個要素」,共創「亭好」新家園。
堅持「一村一品」。該鎮結合各村發展現狀、區位條件、資源稟賦、歷史底蘊等特點,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桃源村堅持探索「美麗+經濟」,用「景觀」經營農業,用旅遊理念經營村莊,通過整合低效山場和閒置農房,融入網紅景觀牆、醉美風景道等元素,將「空心村」打造為「網紅村」。
緊盯「兩種模式」。該鎮因「企」制宜,久久為「工」,同時因農立命,為農擔當。緊盯思正、光電等「戰新」產業招商引導基金,加快正心山茶油、誠達物流、永固電力等閒置廠房「騰籠換鳥」。同時依託高速下口工業園區拓展區標準化廠房建設契機,圍繞五黑農產品、名優茶、徽菜乾菜等地標產品謀劃綠色食品產業園,推進食品加工產業集群發展。
抓住「三個重點」。充分利用「鄉賢五老」、民間藝術者、青年創意人才,匯聚群智深挖村莊文化特色亮點,打造「口袋公園」「最美庭院」「一米菜園」等,為和美鄉村建設注入「一池春水」。同時抓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針對美麗鄉村、水美鄉村、水系連通等覆蓋面廣、工程量大的項目,邀請專業的設計團隊,結合項目實施地的周邊環境,出具符合本地特色的設計方案,實現項目效果與村莊環境相匹配。
瞄準「四個要素」。念好「爭、聚、統、獎」四字訣,切實保障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常態化、制度化,推進農村人居環境全面持續改善。緊盯村莊短板弱項,爭取上級資金扶持,統籌專項債、EOD等相關資金和政府投資工具,統籌推進鎮區沿街立面提升、三線下地、雨污水管網改造、旅遊集散中心建設等旅遊設施硬開發和古鎮古街古碼頭歷史文化軟開發。積極整合水系連通、危房改造、水利等涉農資金和社會力量參與美麗鄉村建設,形成「農民籌資籌勞、政府財政獎補、部門投入整合、社會資本參與」相結合的多元化投入格局。積極發揮黨員路段責任製作用,鼓動黨員從「袖手看」到「拍手贊」再到「動手干」的轉變,形成群建群治的良好氛圍。以「德治」為抓手,通過「信用+積分制」,以「積分兌換點」為服務平台,創新村民自治新理念。同時結合「美麗庭院」「一米菜園」等評比,全力調動群眾積極性,為鄉村發展注入發展動力。(記者 吳敏 通訊員 方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