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由深圳南山區桃源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主辦、深圳出版集團所屬公司深圳市書城文化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承辦的西麗湖大講堂邀請到知名學者、教育家鄭強教授作為本期演講嘉賓,圍繞「國人教育、文化培植、價值取向」分享了26條「強哥觀點」,從「大學的事、大家的事、大國的事」三個板塊進行了長達3小時的演講,獲得現場觀眾頻頻鼓掌點讚。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鄭強教授認為國家發展、民族強盛的關鍵是教育,「欲強其國,必強其文化,欲強其文化,必強其大學」。他概括的大國五力包括:政治上的決定力,經濟上的影響力,軍事上的威懾力,制度上的信賴力,文化教育上的感召力。鄭強教授又從城市發展的角度闡明「一座城市與一所高校的共榮共興」,是否擁有一所好的大學,關於一座城市生活的品味,關乎一個地區人民的尊嚴。留得住本地優秀的孩子考取本地優秀的大學才是這個城市最大的財富。鄭強教授通過詳實的數據分析,對目前中國高等教育發展不均衡的現狀進行了深入解讀,在鄭強教授看來,雙一流大學也存在「性價比」,從高校預算經費、研究生教育競爭力、新一輪「雙一流」高校建設學科數量以及自1977年來院士校友數量等方面,他指出五所綜合實力和超高「性價比」的大學。
活動現場
鄭強教授指出:中國高等教育發展是中國改革發展的重要成果體現,高水平大學必須秉守自身價值追求,為社會需求提供高品質原材料的基地,而不是為社會需求定製就地可用產品的供應商。真正高水平的大學是為社會、為企業生產高品質石材、高品質水泥、高品質原木的大學,如果有這樣的高水平原料,到社會任何一個角落,無論你需要做什麼樣的產品,都能保證該產品的高品質水平。關於通識教育,鄭強教授提出了六個重要板塊,也是全人教育的基礎,其中包括:「歷史經典與文化傳承,哲學智慧與批判思維,文明對話與世界視野,科技進步與創新精神,生態文明與生命關懷,體藝豐富與性情修養」。
在談到複合型人才培養問題上,鄭強教授指出:個人膚淺平庸難以實現整體精深卓越。複合交叉是追求不同學術背景的不同人員的技能的複合,需要具有不同專業技能的不同人員的知識的交叉。在談到大學生學校教育與就業創業問題,鄭強教授指出:大學不可能包攬所有產業及其過程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教育,企業承擔入職人員技能培訓是應盡職責題中要義,大學生應在學校夯實原理去社會上應對變化。選擇創業的大學生需要具備「三個本」:本事、本錢、本份;另外一味強調就業難是嚴重的誤導,事實是北上廣的工作不好找,邊少窮艱苦的工作不願干。雖然時代進步了,大學生可以選擇暫時不就業,但應具備一種擔當精神,堅持堅韌、不怕艱辛。另外,他指出不當士兵永遠當不了將軍,只有做稱職的士兵才有可能當上將軍。無論怎樣,做自食其力的勞動者就會擁有幸福人生。
觀眾與鄭強教授合影簽名
在提到孩子教育問題上,鄭強教授指出:教孩子學習鋼琴、外語、繪畫、計算機,並非真正意義上的素質教育;教會孩子誠實做人、誠信做事、不怕艱苦,才真正給了孩子一生的立命素養和謀生之道。他再次提到孩子的教育不在於起跑快、加速早,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在探索知識的道路上跑的久、跑的遠。教育是把雙刃劍,好的教育讓人走向睿智,反之,讓人愚昧,而且愚昧得不可救治。從小儘量靠近有理想的英雄,不向低俗靠近,越向低俗靠近人越低俗。他特別講述國家六項最高榮譽獲得者程開甲院士的事跡,讓現場很多觀眾淚目。他總結:教育國民不盲從、不攀附、獨立思考判斷、勇面挫折的能力和人格比教會其什麼都重要。
長達3小時的演講乾貨滿滿,鄭強教授還談到中國道路的可行性,科技發展的原始創新,也談到了關於大學校長的文化修為,提出四個秉守:本真、守正、清朗、高節,也提出四個絕不:老練、中庸、奸詐、隱晦。鄭強教授第26個觀點是:要體驗地氣之純,但絕不沾染市井之俗;要傾聽大眾之聲,但絕不隨波逐流,要響應國家與人民之召喚,但絕不追崇和臣服權勢與金錢之使喚。另外他還分享了成為大學生喜愛校長的「強哥訣竅」。活動結束後觀眾們圍着鄭強教授合影簽名,遲遲不願退場,這足以可見大家對中國「鄭」能量的喜愛。(記者 王靜抒 通訊員 高倩)
頂圖:鄭強做客西麗湖大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