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積極吸引人才,但有內地人才卻遇到購房難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李慧琼接受香港商報採訪時提議,參考金融互聯互通經驗,設立約1000億港元購房資金池,方便內地人才在港買房。她建議採用密封管理,不擔心資金被利用炒樓。
李慧琼指出,二十屆三中全會已明確將香港定位為國際高端人才的聚集地。然而,在實際操作中,一些有意在香港落戶的人才卻面臨了購房難題。由於外匯管制的原因,他們無法直接將內地的資金匯出,在香港買樓。這無疑給他們的安居樂業帶來了不便,也影響了香港作為人才高地的吸引力。
李慧琼說,事實上不少來港的人才在內地都有很好的工作,也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他們很想在香港置業,也負擔得起,但在內地的資金卻因為外匯管制無法匯出來,甚至有人透過地下錢莊的方式非法匯出。
對此,李慧琼提出了購房資金池的概念。她解釋,就像股票、ETF、債券等金融產品有互聯互通機制一樣,購房資金池也可以採用密閉式的管理方式。內地的人才可以通過這個機制,將資金合法地匯入香港,用於購買指定的物業。為了確保金融安全,這些物業都需要進行押記處理。她指出,如果有一天人才將相關的物業賣出或者離開香港,那些錢可以透過原來匯出的渠道返回到內地,減少對金融系統的影響。
不過,外界有聲音擔心會有人利用資金來炒樓。李慧琼表示,這個購房資金池並不是為了炒樓或者投資,它的主要目的是讓真正有意在香港安居樂業的人才,有一個合法的資金匯出渠道,因此,對於購房者的資格和購房用途,都需要進行嚴格的審批和監管。只有那些經過審批、確認是自住用途的購房者,才能使用這個資金池。
對於可能引發的香港樓市波動問題,李慧琼並不擔心,認為通過嚴格的審批和監管機制,可以有效防止將基金用於炒樓行為的發生。她指出,這個資金池的規模會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初步建議少於外匯儲備的0.5個百分點,即約1000億港幣,以確保不會對香港樓市產生過大影響。
李慧琼還表示,這個政策的實施難度主要在於資金出境的金融安全問題。特別是在當周周邊環境複雜的情況下,國家面臨的壓力很大。因此,對於這個政策的每一個細節,都需要進行審慎的評估和討論。
李慧琼希望這個概念能夠得到認可和支持。如果大家有共同的目標,那麼細節問題是可以通過持份者進一步的研究和討論來解決的。她說,如果香港能提供相關的配套服務,來港人才會較長時間留在香港,相信通過這個購房資金池的設立,香港將能夠更好地吸引和留住國際高端人才,為香港的長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承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