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當前國際科創競爭態勢,西方對國際科研及教育合作交流加強了限制,「走出去」培養人才和把人才「請進來」都面臨新的挑戰。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吳傑莊表示,人才是科技創新的關鍵,港澳擁有「一國兩制」獨特優勢,推動北京、香港、澳門三地人才互融互通,通過教育協同與人才共享,可加速三地創新要素流動,助力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人才高地。
吳傑莊提出,我國在關鍵的高新技術領域仍缺少高端人才,有些領域仍然被「卡脖子」。他建議,充分發揮香港「超級聯繫人」角色,藉助香港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吸引海外人才的優勢,在北京有一個吸引集聚人才的承載空間,促進人才資源的「北上南下」,並務實解決人才後顧之憂,對服務國家戰略意義重大。
目前,京港兩地多方積極推進,通過建設香港人才公寓,招聘香港青年和在京港生參與京港合作工作,初步搭建兩地青年人才流動渠道,取得了一些成功經驗,增強香港青年國家認同感、歸屬感及成就感。贏得京港兩地政府、工商界、商協會、媒體乃至海外多領域資源聚焦和支持。
吳傑莊指出,加強科創領域人才的培養儲備。他建議,支持北京高校、企業與港澳院校在香港合作設立STEM創新學院,聚焦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前沿領域,定向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緊缺人才,為京港澳三地所用。設立人才引進專項基金,建立符合國際慣例的激勵機制,形成人才團隊及優秀科技成果「研發在香港、轉化在北京」的良性互動。
近幾年,吳傑莊將更多重心放在青年工作上,他了解到在京港生留京發展存在找工作、創業難、生活成本高等問題,表示支持在京港合作國際示範區建立港澳創業就業指導中心,為港澳青年提供落地、指導、對接、公寓等配套服務支持。並定期組織精準實習、社會實踐、專業研學,促進三地青年廣泛交往,幫助港澳青年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對於人才關心的子女教育銜接,吳傑莊提出建議,支持北京落地香港DSE教育,給予政策支持與香港教育機構的合作,簡化審批辦理手續,先期啟動打造香港DSE教育(北京)指導中心,提供DSE政策諮詢、教育規劃、升學指導、模考等專業化服務。
考慮到京港合作國際示範區將吸引和集聚大量港澳及海外人才,他建議,支持配套香港DSE教育、人才及專業服務、國際醫療健康、中醫藥協同創新基地等資源服務和業態。集中出台政策,簡化人才居留審批,提供「港人港稅、港企港稅」稅收優惠和跨境社保銜接,讓人才心無旁騖投入科學研究、就業展業。(記者 林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