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團副團長、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 陳勇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正在如火如荼地舉行,國務院李強總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着重指出:「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嚴格依照憲法法律履職盡責,推進政府機構、職能、權限、程序、責任法定化。自覺接受同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自覺接受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自覺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這一闡述不僅明確了政府依法行政的準則,也凸顯了人大監督在國家治理體系中的關鍵地位。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亦提出加強和改進代表工作,提高履職能力和水平,同時積極開展人大對外交往,主動服務國家外交大局,成功舉辦或派團出席多邊活動,其中蘊含的精神對促進我們港區人大代表更好地發揮作用具有借鑒意義。
聽取民意 加強聯繫
國家和香港發展步入新階段,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強化香港對外開放地位,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與內地的規則銜接迫在眉睫,港區人大代表履職自然也不能落後。習近平主席指出,人大代表應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健全聯繫制度。香港實行「一國兩制」,雖然港區人大代表履職情況與內地有別,但當下眾多港人在內地投資、生活、就學、就業,遇到困難時第一時間便想到求助於熟悉香港與內地的港區人大,也盼望我們發揮更多作用。
回歸27年以來,港區人大代表制度生動詮釋了「一國兩制」,人大制度為「一國兩制」提供了憲制保障。香港在聯通世界方面一直發揮着重要作用,深入挖掘港區人大代表的潛力,有效傳播人大事跡及「一國兩制」理念。現時每年全國人大都會安排港區人大代表進行兩次內地的視察和調研,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關鍵時期,為了充分釋放港區人大代表的潛力,我們盼望未來能夠組織港區人大代表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的全國人大代表共同開展考察與交流活動,集思廣益,豐富代表履職內涵。加強港區人大代表與內地代表的合作,充分發揮港區人大代表的優勢,為大灣區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趙樂際提出,人大代表要積極開展人大對外交往等工作,啟發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在發揮「一國兩制」獨特優勢下,在國際舞台介紹香港成就和國家發展。港區代表可憑借在香港與內地之間的特殊身份和廣泛聯繫,在對外交往中促進中外文化交流,講好中國和中國香港故事,通過商貿、會展、學術和文化等活動,促進國家和各地區人民間的相互理解。另一方面,港區全國人大代表中不乏各行業的專業人才,可在教育、醫療、法律等專業領域與國際同行開展交流與合作,提升香港和國家在相關領域的水平和國際競爭力。我們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願意積極發揮獨特優勢,起到國家對外的溝通橋樑作用。
完善港區人大代表履職機制,能密切香港與內地聯繫,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為 「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提供保障。港區人大代表應順應時代要求,提升履職能力,為香港繁榮穩定與國家發展進步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