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創業缺什麼?缺場地、缺資金、缺人脈、缺經驗、缺業務、缺資源。當「六缺」困境成為青年創業攔路虎,湖南積極推出「六給」政策包:給場地、給資金、給人脈、給經驗、給業務、給資源,呼應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優化就業創業服務,拓寬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渠道」,吸引更多留湘來湘創業青年步入夢想成長快車道。
在最新一期的《奪金2025》節目中,六位青年選手們將帶着前沿項目,深入北斗產業安全技術研究院、達晨財智、都正生物、國家超算長沙中心、湖南文和友、三一重工六家湖湘龍頭企業,直抵北京理想汽車總部開展多維度研學實踐,解碼硬核科技與商業生態的共生方程式。
在「金種子孵化營」裏,六位青年創客正經歷着從理論到實戰的打磨。蘇行在文和友化身「臭豆腐推銷員」,端着熱乎的臭豆腐穿梭在復古街區,靠「拉得下臉面」的吆喝贏得創始人文賓點讚;在北斗產業安全技術研究院,跨界選手吳睿恩首次嘗試組裝反無人機設備,過程狀況百出:螺絲打滑、零件失蹤,經歷了「翻車現場」,明德祥的循循善誘讓他領悟到「技術落地要過生產關」;劉園園在都正生物實驗室大開眼界,一邊操作着世界一流的色譜質譜一邊調侃:「我仿佛還在石器時代」;查子涵則在三一重工體驗漆面防腐實驗,劉魁語重心長表示「細節決定品質」。周梓博向達晨財智合夥人齊慎取經,二人圍棋論道:「人生如棋,需大格局。」還秒變投資分析師,僅花半小時就輸出了DeepSeek在散熱領域降本分析報告。
最後一站中,選手們來到了理想汽車北京基地。總裝車間裏,智能化生產場景宛如科幻大片,一分鐘造一輛車的「黑科技」讓所有人瞠目結舌。焊接機械人如芭蕾舞者般精準作業,AGV運輸機械人仿佛勤勞的小蜜蜂不停搬運,連天窗安裝都能一步到位,主打一個「用最短時間、最少錢做最正確事」。更令人驚嘆的是自主研發的工廠「最強大腦」,不僅能實時監控機器數據,還能提前預判故障,它以卓越的智能決策與分析能力,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與設備穩定性。「我們比車企更懂互聯網,比互聯網公司更懂造車」,李想這句原本聽起來有些 「狂」 的宣言,在實打實的科技創新生產線面前,一下就變得有理有據,讓人肅然起敬。
從輕鬆校園走向廣闊天地,湖南的創新創業生態鏈無縫銜接。如何更好地建構有特色、有力度、有溫度的支持大學生創業全鏈條的生態體系?《奪金2025》似一面鏡子,照見了這條生態鏈的各個維度,更照見了創業新勢力的未來可期。(記者 張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