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大學(教大)於今日(3日)至明日(4日)在大埔校園隆重舉行全球華人科學教育研究學會(學會)2025年會,主題為「可持續科學教育:塑造更美好的未來」。是次大會吸引了逾40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教育專家、學者、教師及教研員代表,共同探討科學教育研究與改革的最新進展。
此次大會獲得教育局、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香港數理教育學會、粵港澳高校中小學STEAM教育聯盟等的支持。署理教育局局長施俊輝應邀為開幕禮主禮,他在致辭中指出,香港本地科學教育在過去一年迎來多項重要改革,包括開設小學科學科、推出初中STEAM學習單元,以及更新初中科學科課程框架,銳意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與創新精神,進一步完善「九年一貫」科學教育體系。
教大於3至4日在大埔校園舉行全球華人科學教育研究學會2025年會主題為「可持續科學教育:塑造更美好的未來」。
施俊輝還提到,教育局推出的「『智』為學理」撥款計劃,在初中科學科推動人工智能(AI)輔助教學,裝備教師運用AI進行課堂實踐,從而推動教育創新。他強調,此次大會為全球華人科學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寶貴的交流平台,有助於促進各地科學教育的協同發展。
教大校長李子建教授在歡迎辭中表示,「科教興國」是國家的基本國策,順應此方向,香港特區政府也正大力提倡「科教興港」,並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他期望透過此次大會,幫助香港學者與全球華人教育工作者深入交流科學教育的前沿發展,並從國際視野中汲取創新理念與實踐經驗。同時,他也希望藉此機會向全球教育同仁展示香港科學教育的發展歷程、獨特優勢及未來願景。
全球華人科學教育研究學會理事長胡衛平教授在致辭中指出,本次大會是學會成立後的首屆學術會議,希望大家充分運用這一平台 ,集思廣益,為華人社會科學教育的蓬勃發展注入新活力。
教大副校長(學術)鄭美紅教授,同時兼任粵港澳高校中小學STEAM教育聯盟主席及東亞科學教育學會前會長,她在致辭中強調,面對新時代的機遇與挑戰,加強跨地域合作與交流顯得尤為重要。她相信,此次大會將進一步深化科學教育領域的對話與互相借鑒,為未來的科學教育改革提供有力支持。
來自不同大學的發言人參與主旨報告、分場報告、大灣區論壇,及教師工作坊等環節。
為期兩天的大會設有多個環節,包括主旨報告、分場報告、大灣區論壇及教師工作坊等。在主旨報告環節中,來自不同大學的知名學者,如胡衛平教授、包雷教授、邱美紅教授、蘇詠梅教授、陳逸玲教授、魏冰教授、張紅霞教授、周國強教授及李春密教授,分別介紹了科學教育理論的最新進展與實踐成果。
在分場報告中,100多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圍繞AI在科學教育中的應用、STEM教育、科學創造力培養等熱點議題,分享了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
此外,大會特別設立了「大灣區科學教育論壇」,雲集大灣區內的科學教育專家、學者和名師,互相分享教學經驗、探討科學教育的協同創新與實踐融合,為科學教育做好加法。
頂圖:此次大會獲得教育局、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香港數理教育學會、粵港澳高校中小學STEAM教育聯盟等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