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ESG委員會近日委託香港恒生大學知識交流學院進行了一項深入調查,旨在了解香港商界對北部都會區規劃與發展的期望,並評估他們對ESG(環境、社會與治理)理念的認知與實踐。這項調查匯集了超過800位企業創辦人和管理人的意見,並最終收集了208個有效樣本,為北部都會區的未來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隨着全球可持續發展浪潮的推動,香港特區政府提出將新界北部地區打造成一個「宜居、宜業、宜遊」的世界級都會區。此次調查的目的在於探索如何在ESG框架下,將香港北部建設成符合現代可持續發展標準的經濟、生態和社會多元融合的城區,並為政府和相關持份者提供決策參考。
調查對象主要是企業的高層管理者和創辦人,其中四成受訪者擔任總經理、行政總裁或財務總監等重要職務,另有三成來自住宿膳食、進出口貿易及運輸倉儲等行業。樣本還覆蓋了資訊通訊、製造和教育等其他13個行業。受訪企業中,接近六成的公司規模較小,員工人數少於50人,而四成企業年營業額在500至5000萬港元之間。
調查結果顯示,香港商界對ESG的整體認知處於中至強的水平,平均得分為6.67分(滿分10分)。值得注意的是,企業的ESG意識與其經濟表現呈正相關關係:年營業額達5.01億港元或以上的企業平均得分為8.09分,而年營業額低於500萬港元的企業得分僅為5.78分。
超過七成的受訪者認為,推行ESG能夠支持企業的可持續發展(75.7%),並有助於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71.3%)。然而,僅有不到兩成的受訪者提及ESG對留住人才(13.8%)和獲得較佳借貸息率(18.2%)有直接幫助。這表明,儘管商界已經認識到ESG的重要性,但在具體的商業利益和實際操作層面仍存在認知差距。
在推行ESG的過程中,受訪企業面臨着多重挑戰。調查發現,缺乏公共資助或補貼是最主要的困難(71.0%),其次是沒有統一的標準(59.1%)和欠缺與國際接軌的指引和支持(51.1%)。對此,受訪者普遍呼籲政府提供更多財務和技術支持,以幫助企業克服在推行ESG時遇到的障礙。
調查顯示,商界對北部都會區的未來發展持積極態度。接近九成的受訪者對在可持續發展理念下將北部建成宜居、宜業、宜遊的都會區充滿信心(87.6%)。此外,八成以上的受訪者認為,發展北部地區有助於提升香港整體競爭力,促進深港兩地的深度合作(82.2%),並且新北都會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新亮點(81.7%)。
針對北部都會區的發展規劃,受訪者提出了多項具體建議。他們建議引入綠色建築,參考中央公園的設計理念,將大面積的濕地資源轉化為人與自然融合的城市綠洲(75.9%),同時打造智慧綠色都會區(82.7%)。此外,約八成的受訪者支持實現區域內的職住平衡,建立15分鐘的社區生活圈(80.3%),以減少居民跨區通勤的負擔。
基於調查結果,報告建議政府在規劃北部都會區發展時,應順應ESG大趨勢,利用區域內豐富的自然資源,以中央公園的設計理念為核心,打造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綠色城區。同時,政府應通過政策引導和財政支持,推動高質量的新型產業鏈在北部聚集,吸引更多人才和企業進駐,為香港及粵港澳大灣區的未來發展注入新的經濟動力。
報告總結認為,北部都會區的發展不僅符合國家對香港的定位,還將釋放大量珍貴的自然資源,吸引高端人才,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入合作與整體競爭力的提升。(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