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衣向東
我三年前在珠海初次認識了鳳凰樹,學名應該叫鳳凰木。當時我看到海邊的一條柏油路兩側有高大的喬木,樹冠火紅一片,絢爛奪目,於是仰頭,傻傻地半張着嘴,驚訝了好半天才問,櫻花還是芙蓉?身邊有位「香港商報」的美女記者,大概覺得我那表情像沒見過世面的鄉下人進城,於是她用更誇張的表情瞅了瞅我說,這是鳳凰樹,你不認識?那一瞬間,我把鳳凰樹和美女記者的吃驚表情一起深深地烙在腦海里。
說真的,她的表情讓我尷尬,額頭冒出許多汗水,幸好那是七月,珠海天氣悶熱,一頭汗水並不奇怪。後來我每次見到鳳凰樹,美女記者誇張的表情就浮現在眼前,這表情成了鳳凰樹的一部分了。
今年五月我去深圳大學校園,發現校園內最多的樹木就是鳳凰木和荔枝樹,就大聲地對身邊人說,你們看,那麼多鳳凰木。我這麼喊,看似顯擺自己認識這種樹,其實還是掩飾三年前的尷尬。
因為鳳凰木還沒有開花,並沒有引起身邊朋友的關注,倒是那些碩果纍纍的荔枝樹,讓大家一驚一乍的,覺得校園內有大片的荔枝園,太誘人了。有人就操碎了心,問陪同我們參觀的胡思涵老師,這麼多荔枝成熟後怎麼處理,摘了賣嗎?胡思涵笑了說,不賣,還有一個月就成熟了,學校舉辦「荔枝節」,全部分給師生吃。我聽了胡思涵老師的話,悄悄瞅了眼身邊的朋友,都是一臉垂涎三尺的表情,懊悔沒趕上「荔枝節」來校園。
我問胡思涵老師,鳳凰木什麼季節開花?她說,七月,畢業季,那是我們學校每年最歡樂也是最憂傷的季節。
胡思涵是深圳大學人文學院的老師,好像是湖南人,去年在深圳大學讀完了研究生後留校任教。也就二十五六歲。能夠留校的學生都很幸運,而且一定是學習成績和品德雙優。她個子很高,至少一米七以上,身材苗條,長相甜美,用雲南人的口語形容,就是「樣樣好」。她帶我們參觀校園的時候,就像帶着客人參觀她自家的後花園,笑容中流露出驕傲和自傲。這種笑容很容易讓人妒忌。
深圳大學的校園很奢侈,裡面不僅有成片的荔枝樹和鳳凰木,還有茂密的森林和清澈的河流,有芬芳的花園和綠毯般的草坪。校園地勢起伏錯落有致,因而裡面的柏油路或蜿蜒起伏、曲徑通幽,或筆直平坦、寬闊敞亮。校園的房子也很有特色,像千姿百態的樹木花草一樣,成為這座大花園的點綴,與校園相得益彰。校園靜謐處,有一種詩意般的棲居感;熱鬧處,又恰似從琴弦上流動出來的音符,歡快而具有活力。
我跟隨胡思涵在深圳大學校園轉了一圈,從心裡羨慕這裏的優美環境。我也在北京的一所大學教書,但我所在的大學校園幾乎見不到花草和樹木,狹窄的空間讓人憋悶。
當然,校園再好也只能是華麗的外衣,正如梅貽琦先生所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於是我特意去了解深圳大學的師資力量,儘管我猜測因為深圳特殊的地理位置,肯定能吸收全國各地的優秀人才,但他們教師隊伍的專家比例,還是讓我頗為吃驚。深圳大學建校之初就得到了教育部的高度重視,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等名校東圃對深圳大學有人才輸入,還有兩院院士鼎力相助,可謂大師雲集。
深圳大學是改革開放後才建校的,至今也就走過四十幾年的路程。深圳剛被劃為經濟特區後,每年市財政收入才一億多元,市委市政府卻拿出了五千萬建設深圳大學,這需要高瞻遠矚的謀略,也需要氣定山河的魄力。也正是這個時候,他們喊出了「賣了褲子也要建深圳大學」豪言。
雖然起步很晚,但深圳大學已經成為一所名校,能考入這所學校的學生都值得驕傲。胡思涵就很慶幸選擇了深圳大學,她第一次走進校園的網球場、滑板場,很容易被裡面的歡聲笑語感染了,讓她這個不愛運動的人,有了立即加入其中的衝動。她說,深圳大學鼓勵學生與社會接軌,在校園開辦各種店舖推銷自己創新的產品。學校的社團也很活躍,經常組織各種晚會,學生和老師同台獻藝,所有人都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參觀完深圳大學校園,我們去人文學院小禮堂跟學生們對話的時候,陰沉的天空下起了大雨,幾位人文學院的學生為我們撐着雨傘,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優雅而有禮節。我跟一位來自福建的大四學生聊天,問他畢業後去哪裏工作,他說自己哪裏都也不去,就留在深圳。他告訴我,深圳大學的畢業生大多數都留在深圳,誰都不願意離開這座城市。
深圳是一所創造奇蹟的城市,我每次來都會發現又有「中國第一」和「世界領先」的項目誕生,現在我終於明白了,深圳大學為這座城市的創新發展源源不斷地提供了人才。
離開深圳大學的時候,我特意把目光投向了一片鳳凰木,再過一兩個月,這片鳳凰木就開花了,鳳凰木開花的季節,又會有許多優秀畢業生奔赴深圳的各個領域施展才華,為這座城市輸入新鮮血液。
我突然覺得,鳳凰木開花的日子,必定是深圳大學最美的季節。
作者簡介
衣向東,著名作家、編劇、書法家 (第二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主要代表作有長篇小說《牟氏莊園》、《站起來說話》、《向日葵》等;中篇小說集《老營盤》、《吹滿風的山谷》、《過濾的陽光》、《陽光漂白的河床》、《就告訴你一個人》、《愛情西街》等;長篇兒童文學系列4本,以及長篇報告文學《震區警察的記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