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華獅藝錦——中國新加坡當代藝術三十年》展覽開幕式在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舉辦。本次展覽匯集了中新兩國在當代藝術領域「第一方陣」的優秀藝術家49位,共展出作品近百件,涵蓋水墨、油畫、攝影、新媒體等多元藝術形式。展覽將於8月20日對市民及遊客開放,持續至11月30日。同期,蘇州工業園區發布30周年形象標識並正式啟用。
蘇州工業園區發布30周年形象標識並正式啟用
多年來,中新兩國藝術家立足本土,暢想開拓,以藝術為媒介,展現兩國在時代發展與社會變遷中的多重語境與多重現狀。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許江出席活動並表示,三十年來,園區堅持守正創新、開放包容的精神,在發展模式、科技創新、對外交往、人文生活、生態建設等方面成就卓著,為人類文明互鑒提供了美好的範本。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和新加坡美術館總裁兼館長、國家視覺藝術集群主管陳維德表示,《華獅藝錦》展現了美術館當代藝術收藏的多元性,反映了館藏如何通過展覽和活動將藝術和藝術家與公眾和未來世代聯繫起來,實現美術館促進區域聯繫和為全球當代藝術論述貢獻多元視角的承諾。
新加坡國家文物局博物館總司長、本次展覽學術委員會委員劉思偉表示,中新文化交流方面一直有着深度的合作,未來也將會持續。希望兩國藝術家可以在本次展會上多交流,創作更多作品。
三十年前,《獅城藝萃——新加坡繪畫展》在中新兩國合作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之際舉辦。2024年,主辦方以獻禮蘇州工業園區開發建設三十周年為契機,《華獅藝錦——中國新加坡當代藝術三十年》展覽在園區金雞湖畔蘇州當代美術館舉辦,兩者遙相呼應、再度重逢。
步入展廳,「家園載情」「文化異彩」「生生相息」「都市未來」四個篇章緊密銜接、層層相扣。從虛實相生的過去通向現代城市的進程、從當下現實邁向多元的未來想像,展覽通過多重的文化理念和不同的觀察視角,用藝術的方式,多維度交流與探討中新兩國的社會變遷與現實發展。
中國著名藝術家徐冰為展覽創作的作品《背後的故事:農訓圖》,引用了明朝唐寅的作品《農訓圖》,通過數碼化處理,使觀眾在作品畫面的變幻融合中,跨越千年歷史,感受園區的蝶變之路。新加坡當代藝術發展先驅唐大霧在1979年創作了大地藝術,這也是新加坡最早的大地藝術實驗之一,他花費幾個月的時間拍攝了一組新加坡東北部待開發的土地,觀察城市化進程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中國當代藝術領域的標誌性人物徐震創作的巨型裝置《結伴才能行遠》,塗鴉般的文字外圍被一條銀色長鏈緊緊圈起,充滿激情的宣言被放入線條挺拔的對話框:「IF YOU WANT TO GO FAR,GO TOGETHER」。這句鏗鏘有力的「結伴才能行遠」,擲地有聲的點明了此次展覽的願景:中新兩國文化交流面向未來、攜手並進。(記者 杜林 華振)
頂圖:《華獅藝錦——中國新加坡當代藝術三十年》展覽開幕式在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