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華容展強服飾有限公司的嬰幼兒圍兜生產車間,操作員明從電腦中調出版型、輸入數量,再一鍵操控智能裁床,一批形狀規整的圍兜片瞬間由一張巨大坯布變身而來。
「在2021年引入智能裁床前,這個車間的4條手工裁剪線需配備8名人力。」展強服飾總經理蕭強介紹,近兩年公司海外訂單量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去年出口額超過2600萬元人民幣。乘着設備升級和跨境電商的東風,產自這裏的嬰幼兒圍兜、服飾等產品廣銷海外。
該公司所在的華容縣,是地處洞庭湖畔的「中國棉紡織名城」,棉花種植和紡織歷史悠久。從華容車山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出土的陶紡輪證實,這裏早在五千多年前,就有了原始的紡織業。
據悉,華容棉花種植面積曾多年超過50萬畝,曾是中國第三的產棉大縣。隨之而崛起紡織業,也承受過企業改制、產業高速發展後的低谷徘徊等陣痛。近年來,該縣通過推動產業集聚、差異化發展,引導企業進行數智化改造、向技術密集型轉型,使紡織這個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獲得蝶變新生。
智能紡錘上下飛舞、AGV無人搬運車有序奔忙,排列均勻的紗線在生產線的智能化運轉中被紡成、卷繞、絡筒、打包入庫......而今,擁有高端智能化紡織設備的湖南科創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紡紗車間,從原料投入到成品產出,已實現全流程自動化、智能化。(記者 白祖偕 傅煜 徐志雄)
頂圖圖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