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國際物流村的出圈是一個有着30年積累的產業集群在大眾視野的閃亮登場。物流村在寶安區福永街道福圍社區,物流產業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在這裏集聚,是深圳幾代物流人的淘金地。如今福永街道的物流企業有3850多家,僅福圍社區就有649家,是名副其實的物流產業集聚區。
深圳國際物流村的形成是三重優勢疊加的結果。
一是毗鄰深圳機場的地理優勢。福圍社區一路之隔就是深圳的老機場,是深圳航空貨運產業的天然配套區。
二是深處出口導向型產業腹地的貨源優勢。珠三角是我國以電子信息為代表的出口導向型經濟的重鎮,寶安區是最典型代表,區內大量出口導向型企業需要國際物流做配套支撐。國際物流村也毗鄰107國道,是粵港澳大灣區的交通樞紐地帶,可以有效承接整個灣區的國際物流服務。
三是快速通達香港機場的獨特優勢。寬鬆的政策、高效的服務、密集的航線等一系列國內機場所不具備的條件,使香港機場成為我國國際貨運的首選機場。要達到香港機場,首先要把貨物空運到深圳機場,在深圳機場分撥後經陸路到達香港機場,這就給深圳國際物流村源源不斷地帶來全國貨源。如果說前兩個優勢可以使深圳國際物流村成為一個有區域影響力的物流產業集聚區,但與國內其他物流集聚區並沒有根本性的差異。疊加了與香港接壤,能夠快速通達香港機場的獨特優勢,才使深圳國際物流村成為獨一無二的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物流集聚區。
產業集群一旦形成,就會形成自我進化的內生力量,讓強者恆強。這在深圳國際物流村體現得尤為明顯,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在持續完善成熟需求中釋放的向心力。作為一個自發形成的產業集聚區,深圳國際物流村的空間條件並不太好。道路狹窄,物流車不好通行,尤其是不好停車;倉儲空間侷促,使得物流企業不得不「物流上樓」,給人一種「螺螄殼裡做道場」的感覺。即使空間條件有限,物流企業還是願意集聚在這裏,甚至有些企業在村外租用了更大的空間,也還是要在這裏留一個門面。因為一旦離開這裏,「生意就不好了」。原因在於集群可以為企業提供產業配套、信息傳播、知識共享等公共服務,這些服務釋放了一種無形的向心力,讓內部企業無法離開,讓外部企業不得不來。
二是在創造性滿足時代新需求中迸發的攀升力。深圳國際物流村新增長本質上是在創造性解決時代新需求中獲取的新紅利。從2014年開始,國際物流村迎來了自己的「雙創」時刻。首先是新產品、新平台、新技術的湧現激發了大量創新。以平衡車、指尖陀螺、藍牙耳機等為代表的爆款新產品,通過各類跨境電商新平台銷售到國外產生的激增需求,倒逼物流村開拓性地創造了「國際專線」模式,這是對原有模式具有補充性甚至替代性的模式創新。跨境電商物流對時效性的迫切需求,以及物流村周邊信息、裝備技術產業基礎的雄厚支撐,激發了大量物流裝備和智能化應用方面的技術創新。其次是跨境電商牽引的國際貨運零售時代的來臨激發了大量創業。跨境電商平台的群雄崛起,使國際貨運迎來了零售時代,大量消費端的分散需求,在原有聯邦快遞、UPS、DHL龍頭物流企業形成的固有格局之外,創造了大量創業新機會。這些創業機會既有對原有國際物流巨頭的替代,也有基於零售需求產生的上下游新分工。這些公司普遍規模較小,但也更能適應靈活高效的新需求。
關於深圳國際物流村未來的發展,要跳出物流產業本身,從物流服務的跨境消費全生態的角度去發力。從跨境消費全生態的角度看,以國際物流為代表的物流端解決的是「送出去」的問題,以跨境電商為代表的銷售端解決的是「賣出去」的問題,以各類製造業集群為代表的貨源端解決的是「造出來」的問題。貨源端一直是寶安的優勢環節,銷售端是寶安的短板,如今福永在積極發展跨境電商、直播電商,就是希望能以商流牽引貨流,實現兩端協同。至於物流端本身,還是要着力於深圳機場國際貨物航線的開拓,以及進出口便利度的提升。
(作者簡介:劉戰國。香港城市大學博士,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產業規劃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力合產業研究有限公司總經理。)
頂圖圖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