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海而生,因漁而興,深圳近7000年漁農文化歷史獨樹一幟、源遠流長。經過40餘年改革開放,深圳從世代相傳的「耕海牧漁」之地,轉型升級為我國現代漁業管理改革示範區。
2024深圳國際漁業博覽會將用一場漁文化主題非遺大秀開啟整個盛會,舞草龍、魚燈舞、疍家迎親舞、蠔文化歌舞和醒獅輪番上演、精彩紛呈,全方位、多角度展現深圳漁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與活力。
「起龍!」舞龍騰飛之時,一場別具特色的非遺文化盛宴就此拉開序幕。「舞草龍」又稱「舞火龍」,是南澳漁民極具特色的過年風俗。南澳漁民們每逢大年初二就上山割來劍草,紮成龍狀,一邊舞動草龍,一邊敲鑼打鼓燃放鞭炮朝海祭拜,祈禱新一年風調雨順、魚蝦滿倉。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如歷朦朦朧朧的「海底」,觀賞各種魚類歡樂戲水。沙頭角魚燈舞起源於明末清初,經過三百多年歷史沿襲,流傳至今。舞蹈表演的時候,舞者手舉魚燈以低馬步俯身曲背運行穿插,演繹魚群正在海底穿梭遊玩,快速敏捷,生動逼真。
水上婚禮,是疍家民俗最獨特的標誌。舊時,鹽田漁民以舟楫而居、以捕魚為生,定親、迎親、洞房等儀式均在船上舉行。漁民逐步移居岸上,婚俗有所改變,形成了一種漁民迎親習俗舞蹈,即迎親隊伍模仿海上行船,在陸上作划槳舞蹈行進,且舞且進,看是無船勝有船。
「沙井蠔」是深圳最主要的土特產之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宋朝。在長期生產過程中,沙井蠔已形成一整套成熟的養殖技術。特別在收穫的開蠔季節,更有一定的風俗習慣。今年的深圳漁博會重磅打造蠔文化歌舞,將通過獨具創意的歌曲和舞蹈的形式展現深圳蠔文化的深厚底蘊和人文氣質。
作為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醒獅表演將特別創意,壓軸呈現。此次深圳漁博會將邀請國家級非遺項目,享有「世界獅王」美譽的上川黃連勝獅舞隊帶來精彩表演。無論登高、跳躍還是騰轉,舞獅動作都高難驚險,令人拍案稱絕。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深圳漁文化綿延不絕,繼往開來,熠熠生輝,講述着從千年漁城到世界漁業之都蝶變升級的奮鬥歷程和發展藍圖。2024年5月17日,讓我們相約深圳會展中心北廣場,共同期待這場漁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開幕大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