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電影業界:電影發展基金審批制度應優化 推動正向思維題材 加入更多說好中國故事元素

電影業界:電影發展基金審批制度應優化 推動正向思維題材 加入更多說好中國故事元素

責任編輯:朱劍明 2024-05-04 21:15:06 來源:香港商報網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陳穎欣今日(4日)聯同電影業界就「討論電影業界發展 推動正向思維」為題召開圓桌會議。陳穎欣表示,在收集業界意見後,會於周二約見文體旅局副局長,把意見書遞交當局,業界希望政府能正視問題,檢討有關基金的審批准則,令公帑用得其所。出席圓桌會議的電影業界代表,包括電影監製/導演高志森、香港電影製作發行協會理事長黃百鳴、香港電影導演會導演李釗、亞洲電視首席執行官(行政總裁)魏來、時事評論員冼國林、電影導演李力持、香港影視中外文化交流協會會長劉香萍、香港東熙影業公司嚴浩、電視台編劇張啟榮。

QQ截图20240504211543.jpg

 陳穎欣表示,電影是重要的宣講媒介,希望政府認真考慮審視電影發展基金審批制度,為具正向題材、愛國愛港題材的電影申請加分,善用公帑推動正向思維,說好香港故事、說好中國故事:「只要接受政府的資助,都要受到政府一定形式參與和引導,在2022年,美國有一套電影Top Gun Maverick,都得到美國國防部支持,美國國防部會主導控制出鏡的電影器材類型,不是花了錢就任由它放飛!」

 高志森表示,支持陳穎欣提出關於改善電影發展基金審批制度的建議,認為相關質詢非常值得社會及相關政府部門深思,「近年醜化警隊、弒親等帶有負面題材電影經常獲批資助,而愛國愛港、宣揚中華文化的題材則被忽視,申請一直被拖延,審批程序令人質疑有所傾側、欠透明,根本就係玩程序。」他指出,香港電影發展基金以公帑資助電影業發展,在『愛國者治港』原則下,政府應在審批中加入新準則,為具有正向思維元素、說好中國及香港故事元素的電影加分。他強調,藝術創作自由在香港是絕對的,任何電影只要能夠通過電影審查就可以上映,但那些人要拍負面內容可自己籌資拍電影,不應該使用納稅人的錢。

 黃百鳴表示,疫情令香港電影業市道略顯低迷,電影發展基金有助推動電影人尤其一些新晉導演獲資助後製作更多香港電影,若政府冀以電影作媒介說好香港故事,執行政策的部門及電影資助審批制度等必須與政府理念一致。他認為,昔日粵語電影走向全世界,香港電影經歷過最輝煌的時代,希望政府能檢視電影發展基金的定位,把握與大灣區融合的機遇,並透過基金的資助增加香港電影進入內地電影市場的機會,「有大灣區這個市場就可以有兩條腿走路,拍好電影說好中國故事、香港故事,同時可培育更多香港電影業人才。」

 李力持表示,電影發展基金是希望做好香港電影傳承。他說,多年來,「雙周一成」(即周潤發系列的英雄片、周星馳的無厘頭搞笑片、成龍的動作片)在東南亞、內地甚至全球火紅。他不介意電影發展基金資助新導演去拍一些特別的題材,但不能全部都是負面內容。他認為在國家的層面,香港已納入大灣區,要有限制、要有個規範。作為資深導演絕對願意扶持新人、新導演,他希望政府能加強支援電影業界,做好電影發展基金的把關工作,延續拍攝屬於香港特色的好片種,未來扶助年青電影人與內地、世界各地交流合作,以電影說好香港故事。

 冼國林表示,設立電影發展基金原意是非常好的,但是近年很多獲批資助的電影有太多的負面和不符合道德標準,「《歲月神偷》就是一個正面例子,也是獲批資助的電影,內容正面,亦奪了很多獎。」他強調,在自由創作下,亦應有清晰的準則,所有獲政府資助的電影,必須主題正確、必須符合大眾的道德標準,政府是有責任把關的。

 嚴浩表示,去年國家電影局通過了他一個有關東江游擊隊港九獨立大隊的劇本,叫《留芳頌》,描寫當年在日軍入侵香港後,普通居民在民族存亡關頭拍案而起,他們的犧牲讓後人可以收獲幸福,但他們的事蹟卻在勝利後被故意掩埋在冷戰淤泥中;回歸之後,烈士們的英名終於被載入大會堂花園烈士紀念龕,但仍然有4名烈士的名字直到2021年才被發現和確認,《留芳頌》就是描述這四個名字後面以及與之有關的感人故事。嚴浩認為,香港缺少這類公正、公平講述這些發生在我們身邊、影響到我們今天的愛國電影。他認為,在現時的電影發展基金制度下,用「新港片」的電影語言去講好大中華故事:「這是一個卑微的願望 !」

 嚴浩指出,電影發展基金推出「開拓內地電影市場資助計劃」,希望能在申請資格上更「貼地」,簡化有關程序。他說:「既然電影必需要在香港以及內地上映之後才符合申請條件,為何還規定提出申請的電影公司必需曾經7年內、以及編劇必需10年內有作品的要求呢?如果以電影上映開始算,當下這一部電影就是7年內的第一部啦!而且為甚麼難為編劇?導演與投資人根據這個劇本開戲,證明已經是好劇本,與編劇之前的創作速度有甚麼關係?一個作者連續寫了10年爛劇本,難道比作品少但注重質量、水平的作者更適合獲批資助嗎?在電影創作上,很多年才拍一部戲是這個行業的正常現象。」

 李釗表示,香港回歸祖國都已經二十多年,質疑為何不跟內地的題材做對接融合。他指,現時市場缺乏正面題材的電影,過往較多人拍武俠片、古裝片,而他選拍抗日題材就只能在內地才有更多機會。他舉側指,曾有在電影圈內工作多年的新導演向他反映,申請基金亦有困難,「如果搵到有名氣的監製、大公司支持就較容易申請到基金,其實是存在好多問題,阻礙到新晉導演的發展。」

 魏來表示,香港電影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拍攝了非常多的經典,他認為應延續香港特色的電影和電視劇,把經典IP(Intellectual Property智慧產權)重新翻拍。同時,他亦建議政府應考慮到整個新媒體的發展,例如微電影、微短劇的製作支援,香港應發揮好橋樑的角色,發掘題材,推動「港式短劇計劃」,說好大灣區故事、說好中國故事,這類計劃預計投資不用太高但回報高、傳播度高:「未來電影發展基金亦應以此方向作出優化、發展方向,重點提供平台,扶持年青電影人才,多推動選材正面的電影。」

 劉香萍指出,「申請電影發展基金資助(疫情版本融資方案)的過程拖延、欠透明度,反而我們申請基金的表格22條問題都必須非常透明。」她說,這套關於科幻題材、含有中國歷史的愛情故事的電影,融入介紹香港及本地文化特色、AI及創新的元素。但她批評由疫情初期申請,拖延四年之久,期間曾被質疑過去得獎的真實性,亦要求她找具名氣的大電影公司合作,「我的項目預算2021年10月拍攝,2024年本應可上映,但現在因為電影發展基金的審批問題,更好的創意都被拖垮了。」她認為,若政府希望搶人才,必須正視及認真改善電影發展基金的審批制度。

 張啟榮認為,香港仿傚韓國政府的例子,當地有些電影公司在網絡上進行融資,而不用使用公帑,首先把劇本大綱放在網上,給網民投票、投資,當地政府亦成立了專責部門處理相關問題。他認為,電影發展基金可參考這個模式:「評審的負責部門當然有其專業性,但例如去到最後十部最有機會入圍獲資助的電影,究竟哪部最終獲得開拍,可否仿傚外地的做法增加多些公眾參與的部分,令獲公帑資助的電影更百花齊放,亦增加審批的透明度。」

責任編輯:朱劍明 電影業界:電影發展基金審批制度應優化 推動正向思維題材 加入更多說好中國故事元素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