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惠州市代表團赴韓國、日本開展招商引資及經貿交流系列活動。在日本東京舉辦的中國·惠州—日本投資說明會上簽約了東風本田公司技改增資項目等4宗項目,這也讓東風本田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這一在惠經營30年的外資企業走入大眾視野。
據悉,東風本田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是東風和本田在華投資興建的首個項目,是國內本田汽車發動機和底盤關鍵零部件生產基地。得益於惠州優越區位和優質營商環境,企業取的長足發展,2023年實現了32億元產值規模,納稅2.38億元。
三十而立再出發。當前,面對全球汽車市場新環境,惠州東風本田公司也將開啟智造升級新征程。該企業黨支部書記、副總經理程家斌介紹,企業今年計劃投資3.5億元進行增資擴產,強化產品自主研發、數字化工廠建設,立足成為本田和東風鐵系及鋁系零部件智造基地。
受訪者供圖
國內每輛本田汽車都有7.7個零部件來自惠州
走進位於大亞灣西區新荷大道旁的東風本田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在42萬平方米的園區內,一排排現代廠房規則有序排開;來到生產車間,各條生產線正在繁忙作業,曲軸、缸套、凸輪軸、轉向節、剎車盤等發動機及底盤核心零部件等成品不斷被鍛造成型……
這便是由東風和本田共同出資興建的東風本田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也是兩家企業在華的首次合作。企業成立於1994年12月,主要生產缸套、曲軸、連杆、凸輪軸、軸承座、轉向節、剎車盤、輪轂等本田系列轎車發動機及底盤關鍵零部件,是東風本田事業「三步走」(從零部件到發動機再到整車)戰略布局的第一步。
如今,30年過去,本田汽車在華已實現惠州-廣州-武漢布局,東風本田和廣汽本田兩個整車體系已成為國內乘用車市場的重要供應廠商,卡羅拉、雅閣、思域、CRV……等本田系列車型已成為奔跑在城市道路里最普遍的汽車品牌。
數據顯示,2023年,本田汽車在華銷量123.42萬輛。儘管在新能源汽車衝擊下較高峰時期的160萬輛出現明顯下滑,但總體市場佔有率仍然可觀,深受購車市民的喜愛。
受訪者供圖
「每一輛本田車上都有七八個核心零件是產自這裏。」程家斌介紹,去年工期共計出貨發動機及底盤零部件約1200萬套,平均為每輛本田車供應零件約7.7個。他介紹,在成立初期,公司生產零件全部出口海外配套本田車系,隨着後來國內發動機和整車生產體系建立,企業主要面向在華所有本田系列車型。
受訪者供圖
作為汽車零件製造加工企業,惠州東風本田已形成從原材料、油輔料、刀量夾具、設備及備件等全價值鏈供應體系,實現「銷售、研發、鑄鍛、機加」一體化發展。程家斌介紹,公司當前共計有6條生產線,生產規模達到每年200萬台整車配套。2023年,在備受新能源市場擠壓的環境下,公司仍實現產值32億元,納稅2.38億元。
增資3.5億元深耕,擴產打造零部件智造基地
歷經30年,惠州東風本田從成立到快速發展,再到如今的轉型升級,離不開優質的成長土壤。
「最開始是80多人,現在是1900來人;以前是租場地,現在是成規模的綠色工廠……」程家斌介紹,從企業誕生之初,惠州政府部門長期以來給予企業眾多支持,無論是政策優惠、土地供給,還是人才支持等,都給了東風本田很大力度的幫扶。
受訪者供圖
指着新工廠的布局圖,程家斌介紹,企業剛成立的時候一直是租賃廠房,隨着國內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老工廠很快就不夠用了。
面對東風本田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面臨的發展瓶頸,惠州政府送來「及時雨」。據悉,政府通過統籌規劃選址,積極為企業選址建廠提供支持,高效供應土地支撐企業新廠建設。
「市場需求旺盛,工廠生產不能停,因此我們工廠的搬遷工作一直是邊搬遷邊生產。」程家斌回憶起工廠搬遷過程直言感恩。他介紹,在2018年到2021年,公司分階段完成75條產線搬遷,且工程搬遷不落產能,大亞灣政府協調各部門做好用水、用電、用氣等各項保障服務,讓企業在高效生產不間斷的情況下實現了提前1年完成搬遷,創下了企業搬遷發展的奇蹟。
城市的服務讓企業堅定了發展的信心。面對全球汽車產業的深刻變革,惠州東風本田增資擴產開啟新探索。計劃在2024年投資3.5億元,其中鋁鍛事業導入項目投資1.3億元,立足成為本田和東風鐵系及鋁系零部件智造基地,為開拓新能源市場做好準備。
程家斌直言將深度攜手惠州,不斷拓展與大亞灣合作的廣度與深度,進一步服務地方發展。
「增資擴產項目將成為公司新的收入增長點,希望和當地政府一道,打開政企合作新局面。」他介紹,對於企業未來的發展,企業將通過擴大產能、加大科技研發投入,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立足成為本田和東風鐵系及鋁系零部件智造基地,構築有競爭力的底盤支柱性事業。(南方+記者 張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