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監管層階段性收緊IPO,今年一季度IPO家數及募資金額均同比大降。根據同花順統計,按首發上市日計算,一季度共有30家公司登陸A股,同比下降約56%,合計募資235.6億元,同比下降約64%。其中,創業板和北交所均有8家公司上市。
去年8月以來,證監會加強逆周期調節,階段性收緊IPO,新股上市家數驟減。從上市板塊來看,一季度共有7家滬市主板和3家深市主板公司登陸A股;此外,創業板公司8家,科創板公司4家,北交所公司8家。從行業來看,電子、電力設備、機械設備位居一季度上市家數前三名,分別為7家、5家、4家。
從區域來看,廣東和江蘇並列一季度上市家數第一名,均為5家,緊隨其後的是浙江、上海、湖北,分別為4家、3家和3家。其中,駿鼎達3月20日登陸創業板,這也是今年首家上市的深圳本地公司。
同花順數據還顯示,一季度共有20家公司通過上市委審議,其中滬市主板4家、創業板4家、深市主板2家、科創板3家、北證7家。值得注意的是,春節過後即2月19日至3月29日連續六周均未安排IPO上會。
IPO階段性收緊還可以從巨無霸先正達終止IPO看出。3月29日,上交所公告,因先正達及其保薦人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根據規定,上交所終止其IPO審核。
「從目前看,今年IPO家數和募資規模將比去年有明顯下降,」北方一家券商投行高管對記者表示,「結合當前市場情況、強監管態勢,預計未來三個季度的新股上市家數和募資規模很難有大幅度的增加,這也意味着券商投行業務應加快開展併購重組等其他業務。」
近期,證監會發布多項IPO新政,包括從公司治理、財務數據、分紅、定價、募資以及盈利能力等多方面嚴把擬上市企業申報質量,同時壓實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建立常態化滾動式現場監管機制,突出交易所審核主體責任等。(深圳商報記者 陳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