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日)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與普華永道聯合發布《機遇之城2024》報告,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繼續引領中國城市的發展,杭州、南京、蘇州、武漢、青島、成都緊隨其後進入前十名。香港無緣前十。
深圳等大灣區城市多個維度領先
香港在「經濟影響力」這個維度與北京、上海並列第一,深圳在「技術創新」、「宜商環境」兩個維度排名第一,廣州在「智力資本」、「區域重要城市」兩個維度排名第二。普華永道中國區域經濟主管合夥人張立鈞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在「技術與創新」、「可持續發展」、「經濟影響力「和「宜商環境」等維度的優勢相對集中,體現出高科技、新產業、優質營商服務與大灣區強勁經濟實力的互補互促。他表示,通過加強區域合作、提升國際化水平、加強人才培養和優化政策環境等措施,大灣區將進一步優化功能分工布局,推動專業服務業實現更高水平的發展。
新增「長三角」6座城市
自2014年以來,《機遇之城》已經連續發布11期。觀察城市範圍從最初的15座城市擴展到現在的57座城市,繼上一年度增加徐州、南通,此次又新增加6個長三角城市。這些城市覆蓋了中國多個主要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和節點城市,如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山東半島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等。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俞建拖表示,隨着《機遇之城》對中國城市觀察範圍的逐步擴大,不僅見證了中國多個領先城市的發展歷程,也發現了多個新興城市的發展新動能。他指出,除了合肥、哈爾濱、淄博等火起來的「網紅城市」,還有很多被忽視城市有待挖掘。
「小巨人」城市待挖掘
首次列入觀察名單的溫州市,排到29名,顯示不俗實力。俞建拖表示,在調查中發現南通、揚州經濟體量大,中國隱藏不少這樣的「小巨人」城市。比如,東莞沒有多少大學,但創新卻是有聲有色。縱觀被觀察的城市有的也取得不小進步,但排名卻沒有多大變化,甚至有下滑,主要是因為其它城市發展得更快。
《報告》讓城市可以清晰看到與領先者差距和短板,俞建拖認為從多個維度來看,中國城市的活力還有更大釋放空間。即便是排名靠前的「機遇之城」,在成本下降、原創方面還有不小的提升空間。另外,各個城市群在「一體化發展」方面還大有潛力可挖,區域協同、融合的效應還未充分釋放。(記者 童越)
《機遇之城2024》的10個維度排名前五名的城市:
• 智力資本——北京、廣州、上海、武漢、南京
• 技術與創新——深圳、北京、上海、蘇州、杭州
• 區域重要城市—上海、廣州、重慶、北京、成都
• 城市韌性——北京、上海、杭州、香港、深圳
• 交通和城市規劃——青島、南京、佛山、北京、蘇州、長沙(並列第 4)
• 可持續發展——寧波、福州、珠海、長沙、海口(並列第 4)
• 文化與生活——上海、北京、杭州、廣州、深圳、南京(並列第 5)
• 經濟影響力—— 北京、上海、香港(並列第 1)、深圳、杭州
• 成本——唐山、保定、石家莊、呼和浩特、煙台
• 宜商環境——深圳、蘇州、上海、杭州、北京
頂圖:普華永道中國區域經濟主管合夥人張立鈞在深圳就《機遇之城2024》接受記者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