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國兩會已經閉幕,但中國經濟如何進一步高質量發展、如何構建新質生產力仍是各界討論和關注的熱點話題。
兩會期間,據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介紹,今年開年以來,中國經濟延續回升向好態勢。文旅、餐飲等消費旺盛。美團的數據也顯示,春節假期前5天,全國多人堂食套餐訂單量同比增長161%,異地消費者貢獻的訂單量同比增長186%。
餐飲業作為我國最具活力和競爭最為充分的行業之一,在拉動內需、促進消費、帶動就業、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餐飲業消費升級的趨勢有何變化?未來應如何高質量發展、如何構建新質生產力?香港商報日前就此採訪了中國烹飪協會會長楊柳女士。
消費升級繼續
餐飲業趨向數智化、健康飲食、連鎖化、品牌化
楊柳向香港商報表示,伴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科技創新加快發展,中國餐飲行業從供給側來看,正面臨「消費需求升級、數智化轉型加快、健康飲食理念和習慣普及、連鎖化、品牌化優勢凸顯」等新變化、新趨勢。
據楊柳介紹,廣大消費者已不再僅僅滿足於基本的食物需求,對餐飲品質、環境、服務等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消費升級的趨勢下,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開始採用大數據分析,了解消費者需求,開展精準營銷,並藉助智能點餐、無接觸配送、數碼化管理等技術,提高運營效率,改善消費者體驗;為滿足消費者對健康飲食的需求,餐飲企業更加重視健康餐飲的研發,不斷創新推出更多營養均衡、健康美味、少油少鹽的菜品;餐飲企業連鎖化和品牌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通過標準化、規模化經營,為消費者提供更為一致的產品和服務;另外,餐飲企業與其他行業的跨界合作越來越多,如餐飲業通過與文化、旅遊、體育等的結合,正不斷創造出新的消費場景和體驗,吸引着更多消費者。
楊柳指出,在數碼化、品質化、多元化、個性化和健康化的發展趨勢下,餐飲企業要緊跟市場需求的變化,不斷創新和提升服務品質,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實現可持續發展。
發展新質生產力
餐飲業要加強技術創新、綠色可持續發展
楊柳認為,中國餐飲行業發展新質生產力,首先要加快技術創新,要學會利用現代科技,如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提升烹飪技藝,優化服務流程,提高生產效率。要利用人工智能輔助研發新菜品,提升菜品創新能力等;其次,要秉持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推動餐飲業向綠色、環保、低碳發展,減少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再者,要加大對餐飲從業人員的培訓力度,提升行業整體素質,為行業、企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並要繼續加強在品牌塑造、供應鏈優化和食品安全方面的建設力度。
楊柳表示,在數碼化時代背景下,餐飲企業需要加強線上線下融合,拓展線上銷售渠道,提高線下服務質量。通過線上線下互動,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用戶黏性。同時,我們鼓勵餐飲企業與其他行業進行跨界合作,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和服務方式。通過創新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為行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對於中餐的國際化,楊柳提出,餐飲企業應拓展國際視野,關注全球餐飲行業的發展趨勢和創新實踐。要通過參加國際展覽、論壇等活動,了解國際市場的需求和變化,為企業的國際化發展做好準備。同時,要加強與國際餐飲企業的合作與交流,引進國際先進的烹飪技術、管理理念和商業模式,增進人才交流。
「我們將持續推動國內餐飲企業『走出去』,拓展國際市場,提升我國餐飲行業的國際競爭力。」楊柳說。
地方美食重在保護和傳承
應創新營銷方式、提升用戶體驗
針對各地如何發展美食經濟、保護和弘揚美食文化,楊柳建議,每個地方都有其獨特的食材和飲食文化,各地在發展餐飲產業時,首先要深入挖掘本地的特色食材和文化,將傳統的烹飪技藝與現代飲食需求相結合,創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以滿足消費者對多元化美食的追求,保護和傳承好本地的飲食文化。同時,要加強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合作,形成產、供、銷一體化的合作模式,提高整個產業的效率和競爭力;鼓勵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等合作,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為餐飲業提供技術支持和人才保障。
楊柳認為,數碼化時代,營銷方式和渠道的創新對於產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各地應充分利用互聯網、社交媒體等新型營銷渠道,推廣本地的美食和文化,結合線上線下融合的發展趨勢,打造美食體驗館、主題餐廳等新型業態,為消費者提供更加豐富多樣的美食體驗。並應注重可持續發展與品牌建設,加大培養和引進人才,加強烹飪技藝的傳承和創新人才培養,通過設立獎學金、舉辦技能競賽等方式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積極引進國內外優秀的烹飪人才和技術團隊,為本地餐飲產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記者 楊凌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