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副總裁陳維民(圖)表示,今年將開始籌備綠色分類目錄,未來會將國際間的綠色金融標準本地化,並將之推廣至非上市公司。他又強調,市場存在「漂綠」(Greenwashing)問題,為綠色融資進行持續認證非常重要。
香港綠色周今日啟動
首次舉辦的「香港綠色周」今日(26日)起至本周六(3月2日)舉行,一系列由不同機構舉辦的活動將支持香港發展綠色科技和綠色金融。陳維民期望,這類活動有助香港進一步發展會展經濟。他透露,活動其中一個主辦單位格拉斯哥淨零金融聯盟(GFANZ)將在港設立辦事處,以在亞洲推廣轉型金融。另外,今年秋季,金管局與迪拜金融服務管理局共同在港舉辦氣候金融會議,活動明年移師迪拜舉行。
陳維民又透露,即將籌備的綠色分類目錄,聚焦發電、運輸、建築、廢物及水資源處理,局方會先做出原型(Prototype),供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參考;日後在制訂綠色分類目錄時,將參照內地、東盟及歐洲的經驗。
自2022年6月初,國際可持續金融平台發布共通綠色分類目錄(Common Ground Taxonomy,CGT)報告的更新版本後,由金管局及證監會共同領導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跨機構督導小組,已就香港綠色分類框架的結構和核心要素,作出建議並進行諮詢。
氣候環境風險問卷作微調
另外,金管局在2022年開始與CDP全球環境信息研究中心,一同制訂針對非上市公司/中小企業的氣候和環境風險問卷,近日更推出電子版。
陳維民表示,為了符合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ISSB)的披露要求,問卷內的問題需要再微調,預計今年上半年可以完成,局方正部署將相關問卷上載至商業數據通(CDI),供銀行及其他機構參考。
他期望,透過制訂氣候和環境風險問卷,為企業進行綠色融資的披露標準設下試點。至於銀行是否必須企業客戶填寫該問卷,則交由銀行自行決定。金管局暫時未有要求銀行在發出綠色貸款時先取得認證,但他強調,銀行需要為邁向綠色融資定下轉型計劃,例如貸款組合綠色條款,從而促使企業轉變營運模式。
可研公營部門承擔綠色融資初期損失
談及當前香港綠色融資環境時,陳維民說,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綠色金融服務遠遠超越本地所需,更為內地邁向綠色轉型發揮作用。目前,在港進行的綠色融資項目主要圍繞減碳,包括協助企業生產流程減碳。然而,不少私營企業擔心,為基建項目進行綠色融資時會出現商業及政治風險。他舉例稱,若日後在進行相關融資時,先由公營部門承擔初期部分損失,或可吸引私人機構入場。
美息高企影響債市,陳維民承認,去年整體香港債券市場較為遜色。他期望,美國展開減息周期後,香港綠色債券市場表現可獲提振。他又談到,代幣化綠色債券先在機構層面進行較為容易,但期望有一天可供散戶參與,金管局以此為工作目標。(文:鄺偉軒;圖:馮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