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廣東省高質量發展2023年大事記和2024年十件大事

廣東省高質量發展2023年大事記和2024年十件大事

責任編輯:朱劍明 2024-02-17 23:06:09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一、2023年大事

1. 出台「製造業當家22條」。廣東省委、省政府以最高規格、最全陣容召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新型工業化大會,出台「製造業當家22條」,全省掀起了製造業當家熱潮。省市縣聯動形成全方位政策體系,健全資源要素向製造業傾斜配置機制,齊心協力大抓工業。

2.率先出台《廣東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促進條例》。《條例》是在國家上位法空白情況下,地方促進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先行性立法,為全面提升製造業當家優勢提供法律依據和制度保障。

3.研究修訂「1+20」戰略性產業集群文件,謀劃出台5個未來產業行動計劃。2023年,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實現增加值5.49萬億元,同比增長5.2%,增速高於同期GDP。

4. 全省規上工業營收突破18萬億元、增加值突破4萬億元、工業企業利潤突破1萬億元大關。2023年,廣東全省規上工業營收18.58萬億元、全國第一;全省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1.06萬億元、全國第一;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達4.13萬億元,累計增速逐月走強,全年收於最高位4.4%。

5. 工業投資、工業技改投資分別創出18年、6年來年度最快增速。出台「技改十條」,組織實施工業投資躍升計劃、「技改大會戰」專項行動,「掛圖作戰」推動63個計劃總投資近9000億元的50億元以上製造業重大項目加快建設,全年工業投資增長22.2%,為2006年以來年度最快增速,全年工業技改投資增長22.4%,為2018年以來年度最快增速。

6. 新型儲能重點項目投資超3000億元。精準招引細分領域頭部企業項目,全省新型儲能產業鏈在建、已簽約待建和在談的重點項目171個,總投資額約3230億元。

7. 全國每4輛新能源汽車就有1輛是「廣東造」。2023年,廣東汽車產量519萬輛,連續7年全國第一。其中,2023年廣東新能源汽車產量達253萬輛,佔全國的26.8%;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全國產量達304萬輛,產量居全球新能源汽車車企首位;中國新能源汽車第2000萬輛2023年7月在廣汽埃安下線。

8. 食品工業助推「百千萬工程」建設。實施「粵食越好 粵品世界」食品工業提質升級專項行動,建設12個食品工業培育試點縣並形成規模超1000億元和超500億元的試點縣各1個,全省食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92億元,規上食品工業銷售產值、增加值連續12個月正增長並持續優於規上工業平均水平,為「百千萬工程」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9. 國內一次性建設規模最大、可生產品類最全的煉化一體化項目建成投產。揭陽中國石油廣東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全面投產,全年產值達950億元。推動茂石化升級改造、中海殼牌三期乙烯等重大石化項目列入國家石化產業規劃項目並全面開工建設,五大石化基地進一步強鏈延鏈。

10. 全國唯一的國家地方共建新型儲能創新中心獲批組建。廣東累計擁有5家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數量穩居全國前列,並在體外膜肺氧合儀、超高解像度印刷有機發光顯示器、射頻晶片等領域技術攻關取得新突破。累計培育40家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數量居全國第一。

11. 鴻蒙生態建設成效顯著。鴻蒙生態設備已超8億台,首批200+鴻蒙原生應用加速開發,近300家企業加入鴻蒙生態學堂。成功組建廣東省工業軟件創新中心,建成廣州、深圳、東莞三個試點應用推廣基地,7款工業軟件獲評工信部優秀工業軟件。

12. 15個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台建設全面鋪開。確定5個省重點支持主平台,15個主平台累計新承接轉移項目超700個、計劃總投資超3300億元,全年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8.9%,遠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13. 出台「民營經濟30條」。以廣東省委、省政府名義出台《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進一步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支持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個體工商戶發展,累計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41672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4454家(不含深圳2023年數據、結果還未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528家,獲批建設14個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均居全國前列。

14. 數字經濟規模連續7年穩居全國第一。全年推動約5000家規上工業企業數碼化轉型,實現數碼化轉型的規上工業企業超3萬家。深圳、東莞入選國家中小企業數碼化轉型城市試點,14個省級數碼化轉型示範城市建設啟動,工業互聯網平台區域發展指數廣東位列全國第一。數碼技術與實體經濟進一步融合,全省數字經濟規模超6萬億元,續居全國第一。

15. 綠色製造示範單位數量穩居全國首位。累計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400家、綠色工業園區11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80家。推動工業循環經濟發展,推動1270家工業企業實施清潔生產審核,累計創建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範企業20家,全年動力電池綜合利用量達5.5萬噸。

16. 工業設計首次開展粵東粵西粵北行。開展工業設計粵東粵西粵北行專項行動,舉辦第十一屆「省長盃」工業設計大賽及廣東設計周系列活動,新培育10家國家級、71家省級工業設計中心,進一步推動現代服務業同先進製造業深度融合。舉辦第七屆「創客廣東」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暨第八屆「創客中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選送24個項目均進入全國500強,其中3個項目進入全國50強,位列全國第一;選送的「信芯-國產高可信數字晶片設計驗證平台」項目獲創客組二等獎,「硼中子俘獲治療(BNCT)設備」項目斬獲全國總決賽企業組第一名,廣東連續兩年蟬聯企業組冠軍,我廳連續7年獲評「創客中國」大賽優秀組織單位。

17. 打造「鏈主」企業引領、單項冠軍攻堅和專精特新企業築基的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19家廣東企業進入2023年世界500強,其中製造業企業10家,廣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成為我省首家上榜的省屬國企;新增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47家,累計132家;新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52家,累計1528家、居全國前列。廣東新增製造業上市公司數量全國第一,2023年全省有44家製造業企業首次公開募股(IPO),其中42家是專精特新企業。廣東製造業上市公司超過600家。

18. 推進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工作。選定2023年度92條重點產業鏈開展「百鏈韌性提升」專項行動,「一鏈一策」進行精準培育。抓好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研發推廣,新增扶持首台(套)裝備產品27個,促進一批重大裝備實現進口替代。

二、2024年大事

1. 聚焦工信領域全力助推「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加強珠三角與粵東粵西粵北產業對接,支持各地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高標準建設15個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台、7個大型產業集聚區、96個省產業園,提升「萬畝千億」產業園區載體能級;會同省有關部門組織實施「食全食美十百千萬」工程,推動農產品向食品工業延伸,全力助推「百千萬工程」。

2. 構築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法治環境和政策體系。《廣東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促進條例》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推動出台新時期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實施意見、生產性服務業促進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分門別類出台實施有關行業政策文件以及地市配套文件,形成省市聯動互促的新型工業化政策體系。

3. 奮力推進工業經濟穩增長。用活「2+6」省市會商機制,強化工業經濟增長調度督導服務,力爭2024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0%,近期將全力推動第一季度工業經濟「開門紅」。落實工業投資躍升計劃、「技改十條」等政策,實施工業技改賦能提升工程,推動重大項目加快開工建設投產,全年推動超過9000家工業企業開展技術改造。

4. 持續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工作。實施國家產業基礎再造等工程,突破一批戰略性標誌性裝備和產品。深入推進「廣東強芯」工程,推動芯粵能、新銳光掩模等產線爬坡滿產,粵芯三期、華潤微、增芯科技等項目投產,推進廣東微技術工業研究院、中微半導體等項目建設,擴大有效產能供給,加速打造中國集成電路第三極。紮實推進核心軟件攻關工程和關鍵軟件自主可控,推進試點應用全面鋪開,推進汽車軟件安全可控,制定落實開源鴻蒙產業應用安排,加快構建開源鴻蒙產業應用生態。

    5. 加快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出台《廣東省關於通用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的指導意見》,打造製造業數碼化「鏈式轉型」省域樣本,力爭新增9200家規上工業企業數碼化轉型。

6. 擴大新型儲能產業布局。加快建設星源材質、融捷南沙等重點項目,推動更多新型儲能企業和項目落戶廣東。支持省內企業積極參與西北地區新型儲能電站建設,全力搶佔市場。

7. 積極推動低空經濟、銀髮經濟發展。支持深圳、廣州等地區發力布局,推動形成以整機製造為核心,並涵蓋電池飛控系統、通訊系統、導航與定位系統在內的低空經濟產業體系。大力發展銀髮經濟,加快養老、保育康復用品等產業高質量發展。

8. 梯度培育優質企業。新增培育國家級、省級製造業單項冠軍分別不少於50家和300家,力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增量提質、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新增 3000 家。

9. 創新舉辦國際設計大獎。舉辦「越來越好」國際設計大獎,打造國際第五大設計獎,構建具有中國話語體系的工業設計評價體系,形成服務灣區、引領全國、影響世界的設計生態圈,為高質量建設製造強省提供有力支撐。

10.積極開展第一批省級人才聯盟建設,會同相關部門深化產教融合育才。推動各地區建立和常態化更新企業需求、推薦人才、支持政策三個清單,加大高層次人才培育和引進力度。開展第一批省級人才聯盟建設,會同相關部門創建國家級現代產業學院,健全「產教評」產業技能生態鏈。(記者 陳彥潔)

責任編輯:朱劍明 廣東省高質量發展2023年大事記和2024年十件大事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