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下午,廣東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召開地市專場記者會,邀請6個地市市政府主要負責人就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相關議題回答記者提問。
記者從會上獲悉,2022年12月,廣東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審議通過了《廣東省委關於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決定》。一年多來,廣東各地各部門認真落實省委部署,錨定走在前列總目標,突出城鄉產業培育,全面提升縣域經濟綜合實力;突出人居環境建設,持續改善群眾居住生活空間;突出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切實增強人民群眾滿意度獲得感,推動強縣促鎮帶村各項任務落地落實,在全省成功遴選首批22個典型縣(市、區)、110個典型鎮、1062個典型村(社區),大力開展示範帶動活動,「百千萬工程」實現良好開局。下一步,廣東將進一步推動責任落實、分類指導、重點攻堅和改革創新的再深化,確保「百千萬工程」不斷取得新進展。
汕尾市市長鄭海濤 (攝影:盧偉)
汕尾市市長鄭海濤介紹,汕尾是一座濱海城市,擁有海洋面積2.39萬平方公里,島嶼881個,都是居於全省第一,海岸線長455.2公里、居全省第二,海洋資源稟賦極為優越。汕尾海洋生產總值佔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8%,比省高出近4個百分點,所以最大的潛力、空間、動能在海洋,向海深耕是汕尾實施「百千萬工程」的重要戰場、重要特色。特別是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專門提出「支持汕尾等市建設特色型現代海洋城市」,讓汕尾倍感振奮、倍增信心。汕尾提出的目標就是以「百千萬工程」為總牽引,走好「海洋強市、融灣先行」之路,搶抓「藍色崛起」新風口、跑贏「變大為強」新賽道,打造海上新汕尾。
一是着力向海洋要產業,做實做強藍色引擎。近年來,汕尾持續加大海洋產業、港口碼頭布局,着力構建「風光水火核儲」能源體系,中廣核、華潤、明陽、深能源等大企業相繼入駐,帶動一個個具有強大引領力、競爭力的海洋產業項目落戶汕尾綿長的海岸線,汕尾日益成為海洋產業新「窪地」。汕尾將強化陸海統籌、港產聯動,推動汕尾港與深圳港協同聯動發展,以海上風電場址項目開發為牽引,帶動陸豐海工基地二期、紅海灣海工基地提級增效,加快壯大以海上風電為特色、海工裝備製造為核心的臨港產業集群,推動海洋經濟質量變革、效益變革和動力變革。
二是着力向海洋要食物,做深做大藍色糧倉。汕尾處於沿海三個大洋的上升流之間,是中國「四大漁場」之一,素有中國「海鮮美食之都」美譽。去年,汕尾在粵東率先實現「拿海即開工」,建設華潤江牡島、中廣核後湖2個大型現代化海洋牧場項目,分別為全省首個零碳示範項目、全省最大容量抗強颱風「風漁融合」智能化網箱養殖平台。參與建設中歐海洋漁業產業創新園,引進海大集團種苗培育項目。汕尾將聚焦打響「天下海鮮,汕尾領『鮮』」品牌,加快推動已規劃的20片海洋牧場和馬宮等漁港經濟區建設,大力發展「海洋牧場+」模式,發展壯大「深海漁業—漁港經濟—精深加工—冷鏈物流—品牌銷售」全產業鏈,爭創現代化海洋牧場省級創新試驗區。
三是着力向海洋要流量,做活做旺藍色文旅。隨着廣汕汕高鐵、興汕高速二期建成通車,去年汕尾接待遊客超過3400萬人次,增長3.5倍,旅遊總收入增長1.5倍,金町灣、紅海灣、金廂灘等濱海景區火熱出圈。汕尾將趁熱打鐵放大「高鐵效應」、擦亮「冬養汕尾」招牌,聚焦「全域、全季、全民、全業態、全要素」融合,推出一批濱海主題旅遊產品、網紅打卡點、「萬人迷」景點、假日精品路線,吸引更多遊客奔向海陸豐、坐着高鐵來趕海,加快把文旅產業打造成支柱產業。(記者余麗齡 盧偉)
頂圖:記者會現場 (攝影:盧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