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官方網站上重磅發布《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下稱《前海總規》)。《前海總規》不僅提出構建前海合作區「一心一帶雙港五區」空間結構,更為未來的深港合作與改革開放制定了明確的任務,為建成「深港深度融合發展引領區」和「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高地」提供明確的方向。專家認為,《前海總規》對前海未來十年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明確的目標任務面前,港深兩地體制與機制對接將會加速,未來將出現更多創新與突破。
明確的目標為未來發展提供抓手
2010年8月26日,國務院正式批覆了《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2010-2020年)》,拉開了前海開發開放的序幕。十三年間,前海飛速發展,並在2021年獲得了一次面積的大擴展。如今的前海已經基礎牢固,萬事俱備。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張玉閣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前海總規》的發布,是前海發展的一個重要節點。其中提出的那些較硬的指標為前海未來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明確的方向。
從《前海總規》內容看,它不僅明確了前海合作區2025年、2030年、2035年三階段發展目標,更是對目標年限內港資企業數、香港居民就業數、在港澳提供跨境政務服務事項、港資外資金融機構、境外專業人士備案執業人數等提出目標值。
張玉閣表示,這一點讓人印象深刻。《前海總規》要求,到2025年港資企業數達到11000家、香港居民就業數達到10000人、在港澳提供跨境政務服務事項達到400項。在改革開放方面,《前海總規》也明確到2025年新增制度創新全國複製推廣數30-50項、新增制度型開放典型案例40-60項等。這樣具體的目標能為未來的工作提供一個有力的抓手。
冀「一國兩制」發揮更積極作用
《前海總規》中,頻繁提到了對接港澳,與港澳規則銜接、機制對接要不斷深化,張玉閣認為,這意味着前海的各項工作會加速推進,並意味着港深兩地的合作機制還需要有一些創新和突破。他表示,《前海總規》可以放在粵港澳大灣區這一大框架下去看。眾所周知,粵港澳大灣區是三個區域、三種法律、兩種制度。「一國兩制」是粵港澳大灣區的特殊格局,在這樣的格局中,粵港澳如果能夠對接恰當,協調一致,那麼它將發揮有利的效果,反之則會成為一種發展的制約。所以,《前海總規》中提到的各種規則銜接、機制對接,也確實是未來前海需要率先進行探索和突破的事情。前海一旦實現創新突破,它的經驗是有可能複製到其他地方的,這對於整個粵港澳大灣區來講,也是具有重大的意義。
據悉,《前海總規》還強化了2021年《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賦予前海「全面深化改革創新試驗平台」的定位,要求在區域治理、營商環境、現代服務業發展、科技創新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先行先試,打造首創性、標誌性改革品牌,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同時,明確提出用足用好深圳特區立法權,可根據前海改革開放需要制定相關法律法規,依據授權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推動前海在「深港合作、現代服務業開放、要素市場化配置、科技創新」等領域率先探索。這些讓許多論者相信,未來在港深兩地體制與機制對接中,將出現更多創新與突破。
布局更優化 戰略定位更高
《前海總規》不僅提出構建前海合作區「一心一帶雙港五區」空間結構,還為前海新增了「深港深度融合發展引領區」和「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高地」兩大戰略定位。
張玉閣認為,前海最初規劃的時候,只有15平方公里,只能做現代服務業。但現代服務業不僅包括會計、審計、法律等商業及工商業支援服務,還涉及到機場、空港、海事服務等豐富多元的領域。前海服務區2021年擴容後,前海的空間得到了極大擴展,金融行業的多元化也越來越豐富,更是納入了部分寶安區的製造業。在這樣的情況下,前海有能力實現不同區域的功能定位,「一心一帶雙港五區」的空間結構,能夠使得各種業態比較均衡,讓不同的產業得到更好的發展,同時也讓前海更為宜居宜業。「深港深度融合發展引領區」和「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高地」的兩大戰略定位,也是在前海當前獲得較好的基礎設施上提出的新要求。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政策與實踐研究所所長、香港國際金融學會主席肖耿認為:「香港是中國最重要的一個離岸自由港。深港如果可以深度合作,就能讓內循環和外循環緊密銜接。而前海在其中將發揮重要作用,未來要更加解放思想,更大膽、更系統地把香港和深圳的優勢疊加,做到互聯互通。」(記者伍敬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