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志忠 香港專業地產顧問商會會長
筆者日前在港會見多年不見的內地同鄉好友,他這次來港目的是打算買房,方便日後過來香港時居住。記得他和家人十幾年前移民新加坡,由於生意都在內地,因此只留下小孩在獅城讀書,長大後還當兵並入了籍。我問他為何現在買房,他說因為香港樓市「減辣」了,外地客買房的印花稅由30%減為15%;更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小孩放棄了新加坡籍,反而喜歡上香港。
這讓我感到很訝異,近年不是有很多人想移民獅城嗎?為何他們反倒作回流香港之舉,原來獅城過去幾年積極吸引外資和人才,很多有錢人移民當地,開始出現人才過剩和資金過多情況。除了某些高端人才能夠找到知名大企業的工作之外,其他普通民眾的機會並不多,獅城經濟市場較小,中小企業生意並不易做。也由於大部分福建人喜歡做生意,無論找工作還是做一些小生意,他們都覺得很困難,故才選擇放棄新加坡國籍,回流中國內地或香港。
論居住環境 獅城不見得比香港好
至於外界都說新加坡超越香港,筆者並不否認,過去幾年種種原因之下,加之香港施政某些經濟政策上比較保守,以至將一些企業、人才和資金拱手相讓給獅城,從政府與政府之間對比,新加坡某些方面的確跑贏。然而,雖然獅城人才和資金充裕,但是市場不大,發展空間有限,加上近年移民進入者衆,形成資源不夠分配,租金物價上漲,生活成本愈來愈高,撇開某些嚴厲監管及調查,還可以說此處是存放資金的避難所。與香港相比,獅城規管更嚴,地理位置稍遜,氣候裏沒有冬天,一年四季都很熱;不像香港有中西文化,有山有水,四季分明,更是旅遊勝地和美食天堂,因此論居住環境,獅城並不見得比香港好。
雖然香港近年經濟較為困難,但是人各有志,能夠移民歐美國家者卻有約30萬人,很多港人移民外地並沒有馬上找到工作,他們隨時準備兩三年不工作也可以挺住。原因是什麼?因為他們有儲蓄,有物業,賣掉物業後手持起碼1千幾百萬港元,在國外有排花,不賣物業的人就繼續將物業留著收租,租金也可以支付移民外國的日常生活費。至於新加坡普通市民,相信要有幾十萬人移民歐美國家並不可能,新加坡雖然人均收入高,但住在「組屋」(類似香港居屋)者更多,組屋不太值錢,轉售後退回相關部門款項,所餘金錢不多,不足以支撐移民出國經費。
香港吸引人才政策奏效,證明這座城市仍然是令人嚮往的地方。另一方面,港人除了舉家移民外國能力強,送小孩到外國讀書的能力也很強,原因也是因為物業關係,香港人賣一層樓足以達成許多願望,不像星馬一些國家,小孩出國留學要向政府貸款,讀完書回國要幫政府工作許多年用來還債。這一點足以證明,在民間財富方面,香港人比周邊國家或城市更加強。因此筆者也要開始轉方向,由審慎悲觀轉為審慎樂觀,世界各大城市經濟都好不了哪裏去,大家對香港前景不必過於悲觀。
當然,港府近年入不敷支,財政赤字嚴重,加上幾個大型基建和衆多公營房屋項目正在進行,需要大量資金和資源,迫使港府必須採取果斷措施支援經濟。除了引進國內外大型科技公司及龍頭企業,更需要放鬆股市及樓市政策、加快引進家族辦公室、推進投資移民計劃等等事在必行。筆者建議,目前經濟環境每況愈下,投資移民計劃可能是救市的強心針,宜即時作出調整及優化,應降低投資入門的金額,擴大投資範圍至可以買物業,至少可購買工商舖,拯救疲弱的樓市及經濟。(圖:聯合早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