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智能——物種新論」11月24日至12月22日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展出。本次展覽所邀請的藝術家展示了「非人類中心主義」思潮所帶來的、在科學技術和藝術共同作用下激發的藝術成果。
策展人曼庫索介紹,當下,大眾對人工智能的關注如火如荼之時,人們開始思考「智能」更為廣泛的來源。曼庫索認為,如果將智能定義為解決問題的能力,將會產生更多的可能性。
展覽中,張天怡的作品《植物智能計劃》打開了自然之印,提醒人們用超越人類本身局限的視角來思考物種關係。在她所創製的植物生態中,植物和昆蟲相互幫助來抵禦危機,這種互相平衡的智慧遠遠出現在人類發明殺蟲劑之前;靳立鵬的《種子計劃》則追溯了全球瀕危種子的收集與活化這一網絡,拜訪種子科學家和育種者,並由此重思「生態種植」這一概念;同時,藝術家與策展人對於中國第一位命名「植物」一詞的博物學家(植物學家)吳其濬的重訪,也將這一脈絡與中國傳統技術史進行了重新的勾連;龍盼的《風鈴》則從另一個側面體現了人、植物與環境的真實關係,藝術家通過植物採礦(從富集金屬的植物裏回收金屬)從電子垃圾污染地區的植物中提取銅,並將其製作成一棵小風鈴,提示人類在土地所留下的痕跡將遠遠長於人類本身。
藝術家周知遠介入了微生物的生活。在作品《孢子》和《子孢》中,他將與人類醫學史息息相關的青黴菌群落封印,使菌群處於休眠狀態,氣泡正是休眠前的生命體呼出的最後一絲空氣;藝術家郝經芳和王令傑的《太陽畫》則將太陽視為藝術家,通過自製的裝置,在一周之中記錄下其畫作痕跡,這與日晷有異曲同工之妙,卻跳脫了工具性;藝術家蘇永健和巴瑞雲的作品《當呼吸可以言語》則將人視為地球中芸芸物種中的一員,在去除語言這一人類特有的工具後,回到平等的物種視角,用最為原初的方式,來重新審視個體間溝通這一最為平常不過卻又至關重要的對象。(記者 黃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