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來是研究平原這塊土地,想把人當作土壤植物來寫,所以選取了一些植物。《羊的門》我寫了24種草,我自己沒注意,是別人計算的。」11月15日,茅盾文學獎得主李佩甫攜長篇小說《羊的門》現身長沙樂之書店雨花店,與著名作家閻真圍繞「平原上的足跡」展開文學對談,與讀者探討交流中原文化的書寫。
《羊的門》《城的燈》《生命冊》是李佩甫創作的「平原三部曲」系列,其中《生命冊》榮獲第九屆茅盾文學獎,《羊的門》於1999年首次出版,小說多年來熱度不減。目前,該作品於2023年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再版,為湖南文藝出版社推出的「走向世界的中國叢書」系列書目之一。
《羊的門》以歷史與現實的交匯為基本結構框架,塑造了呼家堡當家人呼天成的形象。作品以現實主義的冷峻,洞透了中原這塊古老大地的精神內核,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及現代經濟運轉的社會形態、文化形態、大眾心理等有着深刻的反映,具有極強的現實衝擊力,曾入選「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最有影響力小說」,長銷二十年,是中國文學史上具有標桿意義的作品。
李佩甫深情坦陳:「我是寫平原的,這個平原已不是具象的某個地方,而是我心中的平原。」對他來說,「平原」是生他養他的地方,是他的精神家園,也是他的寫作領地。在創作過程中,他一直着力於寫「人與土地」的對話,或者說是寫「土壤與植物」的關係。他把人當「植物」來寫,試圖表現土壤與植物之間的複雜關係和生命形態。
李佩甫認為《羊的門》是寫「草」的,寫的是原生態。他坦言,這樣寫的時候,自己是有痛感的。書中的呼天成就是中原土地場域的一個象徵體,野性十足、生命力極強,但是又無比壓抑、龐大滯重。李佩甫試圖通過這個形象回答中原土地文化基因裏有什麼和為什麼會這樣的問題。他也用十六個字概括「平原人」的性格特徵,那就是吃苦耐勞、敗中求生、小中求活、生生不息。
在分享會上,李佩甫深情回憶了童年經歷對《羊的門》的寫作影響。
「小的時候,逢寒假暑假都到姥姥村莊去,跟着農村孩子一起去地裏割草,認識了一些草。但是寫《羊的門》的不可能認識24種草,大部分草名都忘記了。我為了寫這些草,重新到農村讓一個親戚到地裏指認了一下。」李佩甫說,「是飢餓年代的記憶,使我成年之後對這塊土地有了更多同情和理解,所以我每寫到中原的時候,精神上是有痛感的。對這塊土地的理解,童年的記憶影響了我的一生,所以我把平原作為我的寫作方向,一次一次地再認識,是認識的過程。」
據悉,本次分享會為第二屆嶽麓書會「七進」系列活動之一,也是芙蓉雜誌社文學品牌活動「芙蓉文學對話」2023年重要活動之一。(記者 何雯 實習記者 蔣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