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在今年9至10月對209位肺癌患者進行網上問卷調查,當中60名是適合進行手術的早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並發現八成受訪者認為有必要了解更多關於術前輔助治療方案,以提高手術成功率。78%受訪者則認為缺乏政府資助是接受術前輔助免疫治療的主要障礙。團體建議特區政府引入相關治療的同時,也應該盡快將有關藥物納入資助安全網,勿忽略病患所面對的沉重治療負擔。
研究顯示,六成中國人種接受術前輔助免疫治療後3年內沒有復發跡象及死亡,對比只使用傳統化療,只有4成病人3年內沒有出現擴散。至於接受術前輔助免疫治療的病人則有8成沒有出現擴散,臨床研究亦顯示,7成病人3年內沒有出現擴散,中國人種超過8成,術前輔助免疫治療證實可減低腫瘤擴散機會73%。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鄭志堅指,免疫治療的應用近年來已由晚期推展至早期癌症,最新研究提到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若於手術前接受免疫治療配合化療,可有效縮小腫瘤,降低復發風險,提升治癒機會。醫生團隊會根據病情,為病人提供合適的治療方案。
調查顯示97%受訪者曾接受手術或將會接受手術,95%並沒有接受術前輔助治療,主要是因為其醫生沒有推薦或他們不了解這治療方案。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主席方嘉儀稱,若然有醫生推薦的術前輔助治療方案,政府又能補貼藥費,相信對早期肺癌患者而言是一大好消息。調查中可見,有醫護人員的建議是病人選用術前輔助治療的必要條件。提高手術成功率、預防復發和延長存活期都是患者接受術前輔助治療的重要推動因素。
此外,只有12%患者曾於醫生討論過術前輔助免疫治療,3%曾接受這療法。方嘉儀重申,4成多受訪者家庭月入低於2萬元,故不可低估治療肺癌對家庭經濟狀況所造成的龐大壓力。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現促請當局在引入相關輔助免疫治療的同時,應盡快將有其納入藥物安全網,減輕患者所面對的經濟壓力。
51歲的阿珍打算移民而進行身體檢查,發現肺部有陰影,經進一步檢驗後,於去年3月確診1期肺癌。她因新冠疫情嚴峻,等候4星期才於私家醫院完成右邊部分肺葉切除手術。醫生及後認為病人情況穩定不需再做進一步治療,於是生活回復正常。阿珍在今年年頭胸口突然感到劇痛並不能呼吸,立即前往急症室被醫生留院作進一步治療,其肺部影像顯示胸間位置有陰影,醫生安排抽針檢驗,發現病人肺癌復發,癌細胞已擴散至左肺。阿珍無奈指若可於等待手術期間使用術前輔助治療,她亦願意使用以提高手術成效,及減低往後復發機會,但藥費仍是首要考慮因素之一。
頂圖: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鄭志堅(左)和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主席方嘉儀(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