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球之友指,香港受颱風「海葵」外圍的殘餘環流影響,帶來強烈暴雨,城市一夜間變汪洋。極端天氣已成氣侯變化下令人堪憂的「新常態」,為了有效減緩和適應氣侯變化,團體促請政府必須加強應對氣侯變化的決心,避免氣侯災難之發生。
香港地球之友認為本港必須進行全面的氣候風險評估;增強城市應對極端天氣能力,如加強沿海防洪基礎設施、採取「海綿城市」措施、實施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等;天文台必須加強預警系統,提前發布準確的極端天氣預測資訊;香港需加強應對極端天氣的防備措施,包括制定有效疏散計劃、儲備足夠應急物資和建立安全可靠之臨時庇護中心等;當局還應將氣候變化預測納入基建設施設計和工程標準,確保這些設施能承受未來可能出現的不同氣候影響。
香港地球之友還提出多項氣候緩減措施,例如政府必須加快淘汰化石燃料,加強與大灣區合作,開發區內豐富的可再生能源資源,同時制定氫經濟路線圖,促進氫能源發展和應用;運輸是本港溫室氣體排放第二大來源,政府必須加快步伐實現商業車輛與公共交通電氣化;香港肉食文化產生大量未被納入總體計算的消費型碳排放,故必須大力推廣更健康和可持續飲食模式,作為其長期減碳策略的一部分;碳排放活動所產生的負面外部成本未反映在其總成本中,香港必須落實碳定價,符合「污者自付」原則,推動各界採用低碳方案,以及政府應積極培訓綠色金融人才,並與全球認可的綠色及可持續發展標準接軌,將香港打造成未來全球領先的綠色金融中心。
香港地球之友總結,政府需與世界各國通力合作,實施強而有力的減碳策略,防止不可逆轉的氣候災難發生。為了建立一個低碳、具有抗禦能力且可持續發展的未來,香港需必須立即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