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南越王博物院在廣州考古70年、南越文王墓發現及發掘40周年之際推出的「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系列展覽」之一,近日,「盤龍城——長江流域的青銅文明」展覽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宮展區正式舉行。羊城觀眾可以本次展覽的文物、考古工作記錄的展示,沉浸式地感受盤龍城的歷史復原過程。
本次展覽由南越王博物院(西漢南越國史研究中心)、湖北省博物館、盤龍城遺址博物院、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及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主辦,旨在展示與紀念一代代考古人及文博人辛勤耕耘的成果,讓公眾更好地認識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感受華夏文化多元一體、兼收並蓄的發展脈絡。
商代前期遺址補譽「武漢城市之根」
盤龍城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地處盤龍湖半島,曾被稱為「盤土城」。1954年夏天,武漢發生特大洪水,當地的民工在盤龍城所在地取土築堤意外發現有墓葬和青銅器,以藍蔚先生為首的文物工作者開始實地調查,由此揭開了盤龍城古邑的神秘面紗。
1963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長江工作隊首次對盤龍城遺址樓子灣進行科學發掘, 1974年,北京大學、湖北省博物館聯合對盤龍城遺址進行首次大規模考古發掘,最終確定城址年代距今約3500年到3200年,屬於商代早期和中期間。此次發掘還使學術界首次認識到,商王朝對南方的控制範圍,應該達到了長江中游地區。
盤龍城遺址是長江流域已知等級最高、遺蹟最豐富的商代前期遺址,被譽為「武漢城市之根」。遺址包括宮城區、李家嘴、楊家灣、楊家嘴、王家嘴等多個地點,出土了大玉戈、青銅大圓鼎、青銅鉞、綠松石鑲金片飾件等3000餘件精美文物。1988年,盤龍城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被列入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並於2021年入選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勾勒盤龍城從興盛到衰落歷史脈絡
本次展覽共展出205件(套)精美文物,分為濤起城池、卓卓商邑、古粵文明三大部分,通過文物資料與文獻研究的結合,系統地展示盤龍城遺址考古發掘數年來的工作歷程與重要研究成果,勾勒出盤龍城從興盛到衰落三百年的歷史脈絡,向觀眾展現了一幅幅盤龍城的城邑生活、兵戎祭祀、勞動生產的宏偉畫卷。
同時,展覽結合嶺南地區受中原文化輻射下的歷史遺存和先進原始瓷製造技術向北擴散的考古例證,充分展現了中華文明內部的碰撞與相互交融。
盤龍城遺址的發現發掘,既是對夏商時期歷史的不斷復原,也見證了新中國考古學科的逐步完善、不斷發展。本次展覽通過文物、考古工作記錄的展示,將文物本身與考古歷程結合,帶領觀眾沉浸式地感受盤龍城的歷史復原過程。
盤龍城在三百多年的繁榮與發展中,創造出了比肩中原的青銅文明,被譽為盤龍城遺址博物院「鎮館之寶」的有領玉璧、綠松石鑲金飾件和青銅大圓鼎,在造型紋飾和鑄造工藝上都與黃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基本一致,證明盤龍城與中原文化處於完全統一的系統中,是中原文化發展的延續,中國青銅文明高峰期的到來,奠定了堅實基礎。
南漸古粵文明一體多元
盤龍城作為夏商王朝時期長江中游之重鎮,對於廣大的南方地區融入以夏商為中心的華夏文明系統,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自盤龍城起,商王朝不斷向南開拓疆土,其文化也逐漸輻射至南中國地區。
近幾十年來,珠江流域一項項鮮活的先秦考古發現證明了廣東同樣擁有着悠長的文化脈絡,與周邊文化圈也有着多層次的交融與互動。本次展覽展出多件廣東商遺址出土文物,同時介紹了廣州黃埔竹園嶺遺址的考古新發現,為嶺南地區的史前畫卷的描摹與復原增加了新的筆墨。
此次展品中有普寧、珠海、新會出土的玉石器,是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商文化南漸並與嶺南文化融合的歷史見證,同時,展覽更帶來了廣州黃埔竹園嶺遺址的多件新出土石器,這些石器也經環珠江口地區漸次傳遞到東南亞地區,顯示出環珠江口在文化交融與傳播上的區位優勢。
從古國到王國,遠離中原王朝的嶺南文明演進並非踽踽而行。廣東與盤龍城,憑藉各自獨特的文化面貌,共同構成了中國青銅時代文化的多樣性,其代表的長江流域文明和嶺南文明,既展現着本地先民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也是華夏文明大融合的激盪澎湃。(記者 黃裕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