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深圳《詠春》重回大灣區 「廣東精品」綻放時代文藝繁花

深圳《詠春》重回大灣區 「廣東精品」綻放時代文藝繁花

責任編輯:楊穎婕 2023-08-19 11:31:45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8月18日晚,在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的指導和支持下,「深圳出品」原創舞劇《詠春》回到賦予其精神氣韻的故土——嶺南大地,登陸廣州大劇院。

 這一天,也是《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發布四周年紀念。值此之際,《詠春》回歸大灣區,以新時代廣東鮮明而生動的文化標識,讓世界通過廣東的鮮活實踐了解中國的生機活力,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助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舞劇《詠春》此次於8月18日至20日在廣州大劇院連續演出3日,共計5場。此前,舞劇《詠春》已在全國20城演出73場。

 在近半年的全國巡演中,該劇憑藉「舞蹈+武術」的優美與剛勁,「詠春拳+香雲紗」雙非遺的熱血與柔情,讓嶺南氣質風靡全國。「《詠春》熱」正是源自於對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據悉,舞劇《詠春》由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出品,深圳歌劇舞劇院創排演出,2022年度國家藝術基金、廣東省文藝精品(文藝人才)專項扶持資金與深圳市宣傳文化基金共同資助。

詠春05.png

 舞劇《詠春》 張曦丹 攝

 「詠春之火」現實世界與虛擬空間交相輝映

 《詠春》有多火?最直接的體現就是票房。正所謂,千金易得,一票難求。蹲點搶票、排隊簽名、跨城追看……串聯起一幅「《詠春》熱」的生動圖景。「《詠春》熱」以燎原之勢,持續出圈,席捲全國。

 自2022年底深圳首演以來,舞劇《詠春》已於北京、上海、深圳、武漢、長沙等20城上演73場並取得突出成績與強烈的社會反響。如:4月7-9日,作為國家最高藝術殿堂國家大劇院「泱泱國風·舞動經典」系列演出的開幕大戲,舞劇《詠春》多次受央視總台新聞報道,收穫社會各界好評,廣東精品火爆出圈。5月23日,舞劇《詠春》作為表演團隊於第十八屆、第十九屆中國電影華表獎頒獎典禮舞台上驚艷亮相,讓國家級非遺與嶺南民俗文化再次成為熱點。6月7日,登陸第十九屆中國(深圳)文博會藝術節。彰顯了「廣東精品」引領新時代文藝風尚、鑄就廣東新時代文藝高峰的決心與實力。6月21日,作為「深圳故事」主題推介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29國駐華使節共賞舞劇《詠春》,充分展現舞劇《詠春》用舞武之美講好中國故事、大灣區故事、廣東故事。

詠春06.png

 舞劇《詠春》 張曦丹 攝

 今年4月在京召開的《詠春》研討會上,專家們普遍表達了這樣一種觀點,《詠春》根植於嶺南文化,連結着內地與香港一衣帶水的同袍情深,而其選擇的題材切口,也在對中國武術中所承載的大國自信、民族智慧的傳達中,擁有着恰到好處的美學表達和對外傳播意義。今年6月,《詠春》在北京保利劇院上演,中外嘉賓共同觀看了這部廣東精品的舞劇,多國駐外使節激動地表達了對《詠春》的喜愛,並熱切地期盼該劇能夠走出中國,讓更多國家的人民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在大麥網,該劇目前獲得了9.4的高分。舞劇《詠春》究竟好在哪裏?經過了近半年的巡演,不同地域、不同年齡、不同社會背景的觀眾人群,已經形成了足夠豐富的答案樣本。有導演韓真、周莉亞的粉絲,也有主演常宏基、張婭姝的粉絲,更多的則是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普通觀眾。

 「雙非遺」煥新表達促粵港澳大灣區「心聯通」

 舞劇《詠春》以同根同脈的民族親情和自立自強的中華兒女本色為立意,塑造了以廣東武學宗師為代表的「中國英雄」形象,以「扶弱小以武輔仁」的尚武崇德精神凝聚人心、弘揚民族自信;緊扣時代脈搏,致敬在「英雄精神」感召下的平凡人的創造精神、奮鬥精神、團結精神和夢想精神。

 廣東是詠春拳的發揚光大之地。近代百餘年,以詠春拳為代表的傳統武術在嶺南大地生根發芽,流播海外。開一扇門,傳千萬燈。《詠春》展現了以中華武術精神為核心的優秀傳統文化,也從中照見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同源、人緣相親、民俗相近的歷史人文風貌,引發粵港澳大灣區觀眾共情共鳴,以文化「軟聯通」,促進了「心聯通」。

 汲古潤今,與時偕行。對傳統文化的再創造,絕不僅僅是簡單的複刻。「我們並不缺少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而是缺少當代闡釋傳統文化的能力。」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員金浩說。

詠春07.png

 舞劇《詠春》 張曦丹 攝

 在創作上,舞劇《詠春》向着深厚的嶺南文化深紮下去,走進嶺南歷史、走進嶺南的田間地頭,走進人民群眾的生活,以「深圳文藝+深圳設計」回望過去,以舞融武,用當代舞蹈語言活化傳統武術,用「深圳設計」活化香雲紗,讓詠春拳、香雲紗「雙非遺」展現出新的生命色彩,讓嶺南風味在舞台上散發醇香。以開創性的藝術表達講出一個連結傳統與現代、融合文化傳承與創新,展現中國式現代化內涵和外延的「逐夢追光故事」。

 舞劇《詠春》是生發於嶺南大地之上的一次舞台藝術創新。嶺南文化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底色,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嶺南地理位置獨特,自古以來就是東西方交流的重要門戶,嶺南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吸收了外來文化的影響,形成了多元融合的特點。

 近代史上,廣東「敢為天下先」。改革開放以來,深圳更是勇立潮頭。「我認為深圳的藝術創作也有『敢為天下先』的精神,《詠春》的誕生也是這種精神的一種體現。」《詠春》編劇、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馮雙白期待着更多中國文藝的精品與驚喜誕生在廣東。

 文藝精品迭出背後的「嶺南文化傳承與發展」

 大潮起珠江,近年來廣東文藝精品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而《詠春》正是近年來廣東眾多「出圈」文藝精品的最新成果之一。從舞劇、歌劇到電視劇《狂飆》《破冰行動》《隱秘的角落》、粵劇電影《白蛇傳·情》,立足廣東故事、嶺南文化的「粵產文藝精品」現象級作品,屢屢刷新各項傳播、收視記錄。

 「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更寬廣的視野、更開放的胸襟、更火熱的實踐,為文藝精品的誕生提供了可能。《詠春》在嶺南大地的誕生,正是廣東在開放包容、創新進取的文化版圖中落下的精彩一筆。「爆款」迭出的背後,有一條明確的廣東文藝精品生產「線路圖」。

 今年6月,廣東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召開,作出了「1310」部署,要求紮實推進文化強省建設,在交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份好的答卷上取得新突破。深圳亦高度重視文化文藝建設,要求打造更多彰顯中國精神、時代氣象、深圳形象的精品力作,推動深圳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這樣一種重視,讓高度的文化自覺成為深圳文藝精品創作生產高效運轉的風向標,一批無愧於時代的文藝精品在這片熱土上源源不斷地湧現。

 在表達形式上,舞劇《詠春》以舞融武,將「雙非遺」元素融入作品的主題、動作範式和審美質感之中,以「雙線敘事」手法豐富主題立意,營造出極具張力的情感投射。對此,北京舞蹈學院院長許銳認為,《詠春》呈現出了這一種電影的質感,其創新的表達形式,未嘗不是一種對嶺南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在傳播路徑上,《詠春》呈現出貼近普通觀眾、貼近年輕人的親和力。作為一種高雅的藝術形式,舞劇《詠春》並未滯留於「廟堂之上」,而是貼近年輕人。在年輕人雲集的視頻網站「B站」,該劇不僅憑藉一段「高燃」舞段驚艷跨年晚會,更是通過預告片、主創交流等形式與觀眾打成一片,實現了劇目的有效傳播。

 文藝精品的湧現離不開體制機制的保障。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馮雙白說:「深圳主題創作的方向是非常清晰的,那就是一定要講好中國故事,讓藝術家們充分發揮自己能動性。」尊重藝術,尊重藝術家,是許多文藝家眼中,是藝術精品頻出的一個先決因素。(記者 何嘉敏)

 頂圖:舞劇《詠春》 張曦丹 攝

責任編輯:楊穎婕 深圳《詠春》重回大灣區 「廣東精品」綻放時代文藝繁花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