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漁農界)議員 何俊賢
早前風暴「泰利」襲港導致約400頭活豬沒有按「屠房日日清」屠宰。監管部門食環署至今還未公布責任誰屬,僅提出所謂補救措施,懶散態度讓業界憂慮。本港屠房「日日清」為何必須堅持,筆者有如下看法:「非洲豬瘟」不會感染人類,故對人類健康並無威脅,然而卻會感染豬隻,死亡率更可高達100%。過去在內地爆發「非洲豬瘟」、天災導致供應不順,以及在新冠疫情某幾天的供應不順期間,均導致活豬供應減少、價格上升。現時香港有43個養豬場(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本地養豬場可作為豬肉供應的後備中堅力量,減少內地供應不順為活豬價格帶來的衝擊。若 「非洲豬瘟」不幸傳入各大本地養豬場,將進一步減少本地豬場的重要作用,甚至導致本地養豬場暫停或永久停運,必然衝擊市場價格,途徑單一之下中間商更易從中「食價」,最終受害的只有廣大市民。
若沒有「屠房日日清」,按現時屠房情況,當在屠房驗到非洲豬瘟病毒,基於不同時間段的豬隻混雜,故必須將所有豬隻撲殺和全面停運消毒,據過去經驗更要停運長達4天。沒有「日日清」將會不斷出現這種循環,甚至連活豬是否能穩定供應也會成為問題,讓相關業界蒙上更大損失,所有市民更為不便,而「日日清」實施後,豬隻供應除新冠疫情下幾次停供外,至今大致穩定。
習主席曾指出,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樣化,並提出「大食物觀」。高品質食品將更能滿足人民需求,更有助推動香港甚至大灣區品牌之建立。若是因一念之差沒有守好底線,必將錯失「大食物觀」所提及的機遇,本地也將失去讓一個好的豬肉品牌誕生的機會。
每當活豬停供,也必然是關係民生的貼身大事,然而活在太平盛世,總讓人容易忘記停供所帶來的教訓、損失和不便,更不斷提出要放寬「日日清」這個保護活豬供應和平穩肉價的有利措施。不過我們必須堅持下去,更不要忘記「非洲豬瘟」已廣泛流行。試問當病毒捲土重來,活豬供應不穩,到時又是誰會為後果負責?總括而言,屠房「日日清」仍是防範非洲豬瘟的最佳和必要答案。
圖源:領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