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村志》最近出版,有人問編寫者易漢猷(前村長)為何「志」字沒有了「言」字邊?易說:「志」者,包含志向、志氣,意義除是記載,進一步是將意願發揚光大。他相信這本村志能助村民及其後人了解自己村落的歷史、文化,更期望可啟發其他村寫村志,發揚志的文化。
新界有700多條村落,但有村志的鳳毛麟角,2015年出版的《蓮麻坑村志》是香港有史以來第一部村志,內容包括自然環境、建置沿革、人口、宗族、政治、軍事、經濟、教育、體育、文物古蹟、民間習俗、人物、海外鄉親、大事記、藝文等。該志去年底列入中國名村志叢書出版。相較下,《白沙村志》的內容沒那麼多,但亦有八個篇章,包括香港沿革簡史、村史概述、政制沿革、七姓村民、地方古蹟、民間組織、生活習俗和文獻記錄。
村民拿着《白沙村志》請易漢猷簽名留念。
易漢猷解釋編寫村志的因由。他說從前皇帝治理國家,沒辦法走遍全國,全靠收集縣官寫的縣志、地方志來了解。而有近400年歷史的白沙村(位於元朗十八鄉),其歷史、變化等從來沒人寫過,剛好一位文化界好友提醒他道:「白沙村是古老村落,有古蹟,應書寫歷史記載。」於是由六七年前開始收集資料,他坦言當時一片空白,不知從哪方面起首,「我有咩文化寫書」,所以好努力去研究歷史。
籌備多年上月終出版
村志寫至2019年,其間除做村務,也要兼顧運輸工作,實際是用公餘時間寫志。由於他當時仍是村長,為避嫌,村內的七姓人的資料委託外間文化人訪問得來。兩年前,終於找到人做編輯,今年印刷,4月出版,以白沙村公所名義發行1700本,花費公家款項約10萬元。4月9日,白沙村舉行村代表換屆歡敬會暨慶祝《村志》出版,做了28年村長、年屆80歲的易漢猷交棒與新村長,他當天成為焦點人物,為村民、好友、文化界人士在村志簽名留念。
記者略讀《白沙村志》,發覺有很多圖片,有些年代湮遠,如村古蹟「五奎書室」(建於1890年),有一張攝於1953年的照片,相中有年僅十歲的易漢猷,與同學及老師們在書室前合照,這相片由他孩童年代保存至今。他出任村長期間,亦保留很多活動照片如慶祝天后誕、金龍及麒麟開光、村公所及牌樓開幕等。除了自己珍藏的照片,也得力其他人的協助。有風俗研究人士提供一張1928年榮樂人壽會義塚(位於十八鄉大棠山路側)開幕紀念照,照片顯示有大量人群出席,令該義塚不是收葬路邊無家屬認領的骸骨,而是收葬1899年抗英的保鄉衛族先烈的說法提高可信性。
贊臣別墅已見破落。
建於清末民初的楊苑更樓現天空之鏡。
易漢猷搜羅資料的途徑有書本、互聯網、口傳等。另外,前村長易佐朝(又名易偉三)在教育方面留下不少資料。1953年創辦的公立聯光學校,是由四村兩舊校(水蕉新村的福業學校、白沙村的五奎學校,以及大棠村和木橋頭村)聯辦,易佐朝在建校時是文書,其後出任創校校長至1976年退休,他收藏好多學校資料,包括建校過程、港督柏立基爵士訪問學校情況等,之後幾任校長也有留下學生資料。2008年公立聯光學校結束,易漢猷在學校拿了幾箱資料回來,憑着前人的東西,豐富了村志中教育方面的內容。
易漢猷指着的是圍斗殘垣的槍炮口。記者 鄭玉君攝
記載兩棟三級歷史建築
村史概述篇章指白沙村因相傳村邊河床盛產白沙,故以村名之。現有七姓人(劉、易、譚、周、楊、陶、李)聚居,其中周姓定居已近400年,但原來最初有多達十一個姓氏聚居,其消失主因無後或他遷。易漢猷說,七姓人中,只有易姓有族譜,其他姓氏要搞族譜比較難,因為不容易追溯到源頭,村志正好給他們的後代看回族群情況。
《白沙村志》也寫下一些古蹟,反映村落歷史豐厚一面。這條古村有兩建築物於2010年被政府評為三級歷史建築,分別是五奎書室和贊臣別墅。兩建築都與前清貢生易贊臣有關。易贊臣是元朗著名士紳,是元朗新墟創辦人之一,曾捐助修葺大樹下天后廟、舊墟大王古廟等。他是白沙易姓十二世祖,五奎書室其中一位創辦人,書室曾春風化雨逾60年,亦是村民商議村務之地,直至1996年白沙村村公所成立,現時為花炮會會址,多年來都保存良好。贊臣別墅是易雲楚為紀念父親而建,約建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相比2010年評級時的照片,贊臣別墅現在已破落不少,相信其後人少作打理。
白沙村位置示意圖
村中還有不曾評級的古蹟如圍斗,村志中說原來建村初期築有圍牆及護村河,出入大門口有一座活動吊橋,圍牆四角有碉樓,高於村屋,設槍炮口,具防守作用,惟現在護村河早已填成道路,只留下從前河堤種下的一些修竹,圍牆亦已消失,碉樓只剩下一個圍斗殘垣。村中楊姓亦有歷史建築,為建於清末民初的楊苑,內有金字頂村屋六間及楊氏家祠,其最具特色之建築,是家祠前兩層樓高的麻石更樓,為十八鄉所僅見。楊苑沒人居住,已見破落痕跡。(香港商報記者 鄭玉君)
頂圖:白沙村牌樓2013年落成,已成村中地標。